福建“科创20条”,铸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26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从全国首套3千瓦级“氨-氢”燃料电池发电站,到全国首座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示范站、全国首辆“氨-氢”燃料电池客车……成立短短一年半时间,由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北京海新能源公司共同创建的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一个个重磅产品,在千亿氢能新赛道上抢占先机。之前我省确定了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11家单位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热情,如今这项“政策红利”正在全省推广。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通知》,重点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企业研发、机制创新和人才育引等五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和措施(以下简称“福建‘科创20条’”)。福建“科创20条”的出台,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省份。


  力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作为福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福州大学加大有组织的社会服务的改革力度。基于福州大学氨能源催化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突破的以氨为储氢介质的“氨-氢”储能与发电技术,福州大学方面以专利作价出资占股20%,与紫金矿业集团、北京海新能源公司三方共建产学研联合体——福大紫金氢能,创建国内首家“氨-氢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福大紫金氢能创制出使氨高效分解的新型低温催化剂,实现了对传统高压储氢方式的颠覆性创新,加快“氨-氢”能源新技术路线的成果转化。值得一提的是,为调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在此次成果转化中,18件专利作价投资所获股权及收益的70%奖励给研发团队。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核心关键。我省11家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取得阶段性成效,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热情。如,2022年度,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工作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合同项目数量同比增长71.4%,合同金额同比增长602.96%,到账金额同比增长171.46%。


  根据福建“科创20条”,我省将在高校院所全面推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重点解决改革过程中发现的“不好转、不敢转”等管理方面问题,着力免除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后顾之忧”。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允许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实行单列管理,利用职务科技成果及其通过作价投资所形成的股权,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由高校院所自主处置、自主管理,可以不审批、不备案,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清产核资范围,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


  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福建“科创20条”还提出,整合省创新研究院和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等相关资源,加快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线上线下高效对接,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同时,抓好服务端,加快培育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国内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技术转移机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更加完备的成果转化配套服务体系。


  据介绍,在“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我省将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集成服务、协同创新”原则,秉持“创新机制、集聚资源、立足福建、服务两岸、辐射全国”理念,集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服务链等相关资源,构建企业库、成果库、需求库、政策库、人才库以及科技服务机构库,构建省市县(区)多级联动服务体系,营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核心,发挥平台的集聚和通道功能,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我省产业创新发展和创新型省份建设。


  建设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嘉庚创新实验室“基于低铱阳极的百千瓦级高电流密度PEM电解槽”榜上有名。氢能是国家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PEM电解水制氢是目前生产氢气最环保的技术路线之一。PEM制氢装备所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是核心设备——电解槽,其依赖稀缺的贵金属材料——铱等,该实验室此次入选的电解槽在国内以低铱载量成功实现颠覆性高性能指标。


  嘉庚创新实验室是我省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目前有9位院士,围绕高效能源存储、低碳能源系统等主攻方向,也是首批自主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等重大项目群。


  研发创新平台是资源集聚和成果产出的重要载体,同时是引人育人的创新高地。“十四五”以来,福建围绕全省战略需求和重大任务,以加快构建省创新实验室为引领,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和引进了一批重大研发机构,大力提升源头创新和科研攻关能力。目前,全省已布局建设7家省创新实验室并取得较好成效,突破核心技术150项,成果转化200多项。新增4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0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8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启动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引进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平台。


  福建“科创20条”围绕“做强、做优、做大”三个方面提出4条政策措施,着力构建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体系。措施之一就是要做强省创新实验室,优化省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完善省创新实验室建设调度机制。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集成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优势资源,推动创新实验室建立多元化用人机制,实行稳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模式,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创新实验室用活“人才编制池”,赋予创新实验室人才评价和使用的更大自主权;对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的创新实验室,按“一室一案”给予奖励,提升创新实验室发展水平;吸引国内外科技领军企业、高水平科研团队入驻创新实验室,联合开展技术研发。


  同时,做优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我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设区市创建为主,引导“政产学研金服用”多方参与投入,陆续建设12个左右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转化服务;做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增量,对符合国家规划布局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基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建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落实经费、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对获批的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和国家级高新区给予一次性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


  不问“出身”打造创新尖兵


  在安踏集团展厅,一双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运动鞋样品夺人眼球,其材料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技术指标都远超越国外同行企业。此前,通过省科技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安踏集团发布了“高强高弹3D打印运动鞋底”这一重大产业技术需求,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吴立新研究员牵头组建的团队成功揭榜,进驻安踏公司开展联合攻关,有望打破国外行业巨头的技术封锁。


  创新不问“出身”。自2020年启动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开展科研攻关试点以来,省科技厅共立项“揭榜挂帅”项目21项,支持经费1.415亿元。为了从源头和机制上突破,福建“科创20条”提出,建设“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导向,完善“揭榜挂帅”项目有组织科研攻关机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经费拨付机制。


  我省民营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尤其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目前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95%以上。近年来,我省积极构建高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专项行动。2022年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万家,达到12080家,并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福建“科创20条”针对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6条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作用,大幅增加各类科技专家库中企业专家的数量和权重,建立企业专家稳定参与政府科技决策和咨询的工作制度;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省创新实验室加强对接,联合开展订单式定向研发转化,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闽转化应用和推广示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专业化小试中试平台基地,鼓励各设区市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商业化运营”的运营模式高标准建设中试示范基地等。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十四五”以来,我省不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努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创造人才队伍。如,我省不断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夯实培才育才根基,目前7家省创新实验室共汇聚各类人才1700多名,其中博士680名、国家级人才138名。


  针对我省基础研究薄弱、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等问题,福建“科创20条”提出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大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力度等4条举措。“在人才育引方面,将强化重点引进与潜心培养并行。”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高端人才举荐制度,健全“以才引才”机制,大力引进能突破我省行业共性技术瓶颈和引领产业发展变革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一人一策”方式给予综合支持,同时,整合设立省级青年科学基金。


  如何“整合设立省级青年科学基金”,重点支持对象、条件和方式是什么?


  据悉,我省将新增创新、优秀、杰出、攻关4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鼓励台湾青年科技人员参与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以攻关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例,该项目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以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关键共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攻关。


  “通过整合设立青年科学基金,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体系,形成对青年科技人才基础研究梯次化、体系化资助格局。”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青年科学基金有关项目类别及其申请条件要求等具体细节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后续将根据年度科技计划有关工作安排发布通知。


  转自:福建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