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专家”刘洪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08





  每种油气藏都有特点,要穿透地层压出黑色油流,必须有'利剑'。“河南油田储层改造研究高级专家刘洪涛工作21年来,经历过7大类油气藏800多井次的压裂。他的目标,就是在高难度领域采出更多油。


  45岁的刘洪涛,是河南油田储层改造研究高级专家,身高不到一米七,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论外表,他不是高大帅的类型;但论起压裂技术水平,河南油田却没几个人能”帅“过他。大多数时候他不怎么热衷于表达,但谈起压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会说个不停。


  所谓压裂,就是通过给地层注入砂和液体等,给油流压出渗透的裂缝,从而提高油井出油成效。大学一毕业,刘洪涛就来到河南油田从事压裂工作,到现在已有21个年头。21年来,从常规油气藏到非常规油气藏,从浅层油气藏到深层油气藏,他经历过7大类油气藏800多井次的压裂,为河南油田贡献产量20多万吨。


  “每种油气藏都有特点,要穿透地层压出黑色油流,必须有'利剑'。”刘洪涛道出了压裂成功的秘诀。


  “耐得住寂寞,才能穿透谜一样的地层,找到亮光”


  冬日的早上,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刘洪涛的办公桌上,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束。再过几天,河南油田重点探井张页1井就要开始压裂了。由于该井油藏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压裂面临很多难题,刘洪涛正眉头紧锁地调整压裂方案。


  “虽然在泌阳凹陷老区压裂过上百口井,但新问题还是会层出不穷,必须要找到最优解。”刘洪涛和河南油田工程院压裂酸化研究所压裂项目组讨论起河南油田东部老区压裂方案。


  河南油田泌阳凹陷老区经过51年的勘探开发,开采难度低的储量已基本动用。目前,攻关领域集中到了开采难度大的储量领域。要在高难度领域采出更多油,必须开展压裂技术攻关。


  泌阳凹陷老区油层多且薄,经过多轮压裂,再次压裂很容易窜层,而且压裂后油井含水不断上升。如何改善压裂效果?泌阳凹陷的主力生产区有数百口油井,情况各不相同。哪些井适合压裂?哪些井压裂后效果好?为什么压裂后含水会上升?


  刘洪涛仿佛掉入了迷宫,但这又是他和同事们必须要解开的谜题。


  “总会有所发现的。”刘洪涛铺开井位、地层组合图,一口口井、一个个地层、一套套砂体,展开了精细对比。几十年的油井资料堆得像一座小山,他经常一头扎进去就是大半天。下班后,躺在床上,脑海里活跃的还都是表格和曲线。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优选出35口潜力井终于找到影响压裂效果的原因时,刘洪涛的眼眸里闪烁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原因找到了,但锻造什么样的压裂“利剑”又成了难题。刘洪涛带领团队开始实验,实验复杂、耗时长。实验中,4个关键数据重复了52次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陈俊武院士90多岁了还在坚持搞科研,我这点挫折算什么?”静下心后,他复核每一项操作步骤,检查所有实验原料,最终,研究出适合泌阳老区地层的压裂液体系和压裂工艺。


  “耐得住寂寞,才能穿透谜一样的地层,找到亮光。”刘洪涛在自己的总结中写道。


  “剑磨得锋利了,遇到难题自然就底气十足”


  2023年11月29日,河南油田页岩油重点探井张2203井压裂施工顺利完成。站在寒风中,看着刚刚“安静”下来的压裂车组,刘洪涛被风吹得通红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刘洪涛心里明白,这样的成功来之不易。


  井场上,压裂车组排兵列阵,俨然像要进行一场宏大的“阅兵式”。这熟悉的场景,又勾起刘洪涛参与压裂阳页油1井的回忆。


  阳页油1井是集团公司部署在河南油田的重点探井,该井地层是常压地层,原油黏度大、流动性弱,要通过压裂让原油顺畅地流动,难度很大。


  “就好比让一个生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刘洪涛打了个比方。


  当时,作为现场技术总指挥的刘洪涛感觉压力非比往常。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提出应用超长段塞连续加砂模式开展压裂。压裂历时19天,他寸步不离现场19天。其间有一天,井口压力突然升高,现场指挥车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紧张得不知所措。刘洪涛屏气凝神,有条不紊地下达一条条检测指令,排查原因,最终发现是压裂液混配不均导致。提高搅拌缸的转速后,压力逐渐恢复正常。他长舒了一口气,回过神来,才感觉到背上出了一层冷汗。


  因为有了阳页油1井压裂成功的经验,2023年在河南油田页岩油重点探井张店3井、张56井、南145井、张2203井压裂施工时,刘洪涛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这几口井也似乎像了解刘洪涛心事儿一样,压裂过程,没有使小性子,施工非常顺利。


  “剑磨得锋利了,遇到难题自然就底气十足。”这是刘洪涛的心得。(常换芳 高俊山 赵亮)


  转自:​中国石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