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州市耕地保有量最大区和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增城区以全面推行“田长制”为核心抓手,强化科技支撑与数据赋能,创新构建“人防+技防”双轮驱动体系。目前,全区现有耕地21万亩、基本农田18万亩,年粮食产量达5.5万吨,耕地保护工作成效连续三年处于全市前列。
织密“人防”责任网,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系统建立耕地保护责任体系,通过印发田长制实施方案等5份制度文件,构建由四级田长与护田员、监督员、执法员共同组成的“4+3”责任制,将保护责任分解到镇街、细化到村社、延伸到田间、落实到责任人。全区精准划定803个巡田网格,设立1530名四级田长,并在田间地头醒目位置竖立279处村级田长制公示牌。
构建“技防”智慧网,提升耕地监管效能。积极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科技,在全市率先建成高空智能监控网络,在全区范围布设42处高空探头及3处无人机库,深度融合卫星遥感监测,成功构建起“铁塔探头、卫星遥感、无人机”三位一体的“技防”体系。该体系覆盖全区85%以上永久基本农田,对其中12万亩耕地实行24小时不间断动态监控,依托“大数据+AI”技术,可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果树、挖塘养鱼等违规行为进行自动化识别和预警,推动问题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极大提升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守护好每一寸“饭碗田”。
“耕地保护红线就是粮食安全生命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巩固深化‘田长制’成果,不断完善‘人防+技防’双轮驱动体系,严守耕地红线,全力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转自:央广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