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肇经济圈:做珠三角一体化“领头羊”


作者:庞彩霞    时间:2011-09-22





建设大幕。今年9月5日,三市正式发布了《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 其实,广佛肇经济圈的提出,是广东细化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推动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形成了珠三角三足鼎立的多核发展模式

  与大部分都市圈的单核模式不一样,珠三角都市圈选择的是三足鼎立的多核模式: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同步发展。在三大经济圈中,广佛肇经济圈规模最大,互补性最强,且位于深莞惠和珠中江的中间,就像是珠三角的“中枢神经”。以“羊城”广州为核心的广佛肇经济圈将成为带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

  近日,广州、佛山、肇庆三市以政府名义联合发布了《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这是一份指导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除了总体发展规划外,三市还联手编制了交通运输、产业协作、环境保护、旅游合作和教育培训等5个专项规划。不久的将来,广佛肇三市的区域生产要素将向着最有增长空间的领域集聚,资源配置效率将大大提高,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近两年来,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契机,广东珠三角地区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将成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两年实现项目全面合作,五年实现制度体制协调,十年实现经济圈全面大融合”。

  广佛肇经济圈水到渠成

  广佛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圈”?

  自古以来,同饮一江水的广州、佛山、肇庆三座城市,地域相连,文化同源,生活相依。得改革开放之先风,三市经济发展迅猛,经济规模巨大。

  数据显示,2010年广佛肇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21亿元,占广东省的38.09%,占珠三角的46.3%。与此同时,三市产业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广州服务业发达,占GDP比重超过60%,同时汽车、石化、钢铁、造船等重工业优势明显;佛山制造业占比超过60%,主要以家电、家具、建材、服装产业为主。目前广佛两市产业发展正逐步向现代化方向迈进,转型升级已成当务之急。而对于欠发达的肇庆市而言,第一产业比重比广佛两市高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佛山、三产比广州均低21个百分点,“这表明肇庆优化产业结构的空间很大,二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肇庆市发改局负责人说。基于此,拥有广阔地域、生态条件优良的肇庆市可为广佛未来发展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

  于是,一个致力打造充满发展商机、实现多方共赢的广佛肇经济圈的战略构想水到渠成。

  2009年3月30日,在珠三角肇庆现场会上,“广佛肇经济圈”概念正式浮出水面。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打造广佛肇经济圈,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先走一步。同年6月,三市签订了《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了广佛肇经济圈的

  珠三角一体化战略任务的重大举措,是强化珠三角中部都会区辐射力的重要一步。

  细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发现,在这份规划里,珠三角一体化的推进,是以构建大珠三角都市圈为载体的,而与大部分都市圈的单核模式不一样,珠三角都市圈选择的是三足鼎立的多核模式: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同步发展。在三大经济圈中,广佛肇经济圈规模最大,互补性最强,且位于深莞惠和珠中江的中间,就像是珠三角的“中枢神经”。

  “从区域经济学上说,广佛肇在三大经济圈良性互动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现在出台的这个《规划》必将促进广佛肇进一步合作,也是推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示范意义。省里也希望以‘羊城’广州为核心的广佛肇经济圈当好带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说。

  “一主两副”和“两脊多极”

  自广佛肇经济圈概念提出以来,三市坚持规划先行思路,按照整体布局、重点对接的原则,统筹推动广佛肇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刚刚发布的《规划》,为广佛肇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路线图。

  从总体上来看,《规划》将广佛肇经济圈定位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全国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试验区、国家重要综合性门户区域、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宜居城乡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全面实现广佛肇一体化,率先实现现代化,形成优质生活圈,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区,并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到2015年,全面实现广佛同城化,基本实现广佛肇一体化,网络完善、运行高效、安全有序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市政、信息、能源、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联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