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好,内蒙古逐“绿”前行、向“新”出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11





  “内蒙古发展新能源,确实得天独厚,形象地讲,就是“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在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表示。


  “头顶有风光”,说的是内蒙古风光资源丰富,从可开发量看,风能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太阳能资源超过五分之一。


  “脚下有煤炭”,说的是内蒙古煤炭储量丰富、火电装机规模大,作为稳定可靠的调峰手段,能够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使用。


  “手中有电网”,说的是内蒙古拥有全国第三大电网—蒙西电网,距离负荷中心近,输电成本低,能够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可靠电”。


  立足禀赋优势,我们逐“绿”前行、向“新”出发,提出“两个率先”“两个超过”的目标,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目前,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已率先突破1亿千瓦大关,今年底将提前完成超过火电装机的目标。


  为推动绿电外送,内蒙古正高标准推进建设六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外送大基地,在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集中开发风电光伏,为京津冀、长三角输送大规模清洁能源。


  为促进绿电本地消纳,内蒙古谋划了六大场景,量身定制新能源配置政策,包括源网荷储、风光制氢、园区绿色供电、自备电厂绿电替代、全额自发自用和火电灵活性改造。每个场景,发电侧和负荷侧自求平衡,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我消纳。


  内蒙古坚持全产业链发展,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装备制造,集中打造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游发展装备制造业,下游延伸发展绿氢绿氨等绿色化工,全面招引超算、智算产业,助力国家“东数西算”,同步发展研发创新、运维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黄志强表示,内蒙古“风”“光”无限好,新能源潜力巨大、机会多,真诚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新能源发展红利。(记者富丽娟、刘艺琳、寇雅楠)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