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工业明星城市锻造智能制造“新名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13





  制造业一直是常州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常州作为“工业明星城市”享誉全国,是国内轨道交通、输变电、农机、工程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常州依托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对接国内外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招引全球产业精英创业创新,锻造智能制造这张“新名片”。
zhinengzhizao
资料图:常州智能制造(图片来源:互联网)
  新型智造企业引领市场风尚
 
  “我们公司2015年10月投产,2016年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2017年接近20亿元。”常州科教城两轮平衡车生产商、纳恩博(常州)科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艳群告诉记者,公司短短几年已经成长为该领域世界领先的企业。
 
  “我们考察过国内的几个主要制造业基地,最后还是选择了江苏,选择了常州。”孙艳群说,纳恩博的创业团队来自北京,拥有电动平衡车完整的专利体系,而常州机电产品各种零部件配套很完善,70%的原材料可以就近解决。“将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与常州完备的制造业供应链条相结合,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
 
  近年来,一批新生代企业家在常州快速成长,他们普遍具有国际视野和科技前沿知识,更注重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擅于对接国内外资源与市场,抢占市场制高点。
 
  无独有偶,来自深圳的双创人才左国刚仅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在常州高新区打造出了一家年销售2亿元的企业。左国刚以前在北京做手机设计,后来到深圳为大的手机品牌做配套,2013年来到常州做智能代步车。“常州的电机质量领先,我们有芯片技术,两者一结合,很快就做出了智能代步车,已经在国内外申请了300多项专利,产品大部分出口海外市场。”
 
  “常州是最适合从事智能制造行业的一个地区。”左国刚说,他带来了一个80人的创业团队。“有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一个电话打过去,配套企业就能把需要的产品做出来,相当于有许多‘外脑’在帮助我们,大大缩短了从制作磨具到批量生产的周期。”
 
  常州在加速发展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的同时,力推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一步步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不需要经过后道裁剪缝纫,一台全自动精密纺织机械就能像3D打印一样,打印出一件完整的衣服,这是记者在常州武进区五洋纺机全自动智能生产车间看到的景象。
 
  五洋纺机总经办程凌介绍,2014年,公司借鉴海尔智能制造模式,投入1.5亿元建设了全纺行业第一家经编机智能车间。最近,世界纺机巨头德国卡尔迈耶、中国最大的绒类织物生产商“新东旭”都大批订购了五洋的纺机。“以前中国的纺机主要靠进口,现在我们的产品进入了欧洲市场,并且出口到了几十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统计显示,常州智能制造领域涌现出了大批高速成长的企业,目前,常州有超过100只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在制造业领域拥有200多家国内外行业“隐形冠军”。
 
  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在常州电子科技园天合光能的厂区里,白色厂房与黑灰色的办公大楼里外国人频繁出入。“我们公司非常国际化,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员工,整个园区要用1个小时才能转得下来。”天合光能CEO高纪凡说。
 
  偌大的厂区里,高纪凡的身影显得有些瘦小,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带领这家太阳能公司在欧美的市场上冲杀。在高纪凡的办公室里,放着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时钟,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组件90%以上都出口海外市场。
 
  高纪凡介绍,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有6个环节,硅材料加工、硅棒拉伸、硅片切割、电池制造、组件集成、系统安装,天合光能在这6个环节上实现了“垂直一体化”智能制造。在全球光伏企业里,挪威的REC、日本的Tokuyama等公司都采取这种模式,“这个模式模仿起来不容易,要突破许多核心技术,没有长期的积累根本做不出来。”
 
  目前,常州涌现出天合光能、亿晶光电、亚玛顿、顺丰光电等一批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塞拉弗等8家光伏企业的车间被认定为江苏省首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常州光伏产销量超过全国20%,天合光能在智慧能源领域名列世界前茅。
 
  经过几年的集聚,常州多个产业集群在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比如,在太阳能光伏方面,常州已成为国内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太阳能电池组件出货量约占全国的1/5,天合光能位列全球第一;在智能电网方面,常州是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上上电缆已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九的专业电缆生产企业;在碳材料方面,石墨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西太湖集聚企业87家,其中上市、挂牌企业6家,中简科技成为高性能碳纤维行业领军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方面,世界机器人第一品牌安川机器人落户常州,铭赛机器人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电子电声和制造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企业之一,金石机器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桁架机器人制造工厂之一。
 
  统计显示,2016年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23万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占比40%左右。目前常州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工业企业有11家,上市公司38家,利润过亿元的企业有1400家。
 
  政府高效服务夯实实体经济基础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围绕“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力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
 
  首先以重大项目建设助推智能制造发展,累计引进东风汽车、车和家新能源汽车、上汽大通房车、中兴能源云计算华东基地等重大项目46个,总投资近3000亿元。在江苏省今年排出的60个工业产业类重点项目中,常州有11个,项目数和年度计划投资数均位于全省设区市第一。
 
  其次以优势产业链建设助推智能制造发展。从2013年起,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链式发展路径,常州集聚资源、集中力量,聚焦智能制造、先进碳材料,加快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太阳能光伏、石墨烯、智能数控和机器人等优势产业链建设,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第三以“双百”行动计划助推智能制造发展,重点支持100项以上企业重大技改项目,培育100家以上工业骨干企业,鼓励企业购置设备、实施“机器换人”、开展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目前,常州已累计支持设备购置补助项目超2000个、“机器换人”示范项目147个、市首台(套)认定及示范应用256只。
 
  第四是努力打造一批处于产业链高端、附加值高、成长速度快的“科技小巨人”。
 
  “双创人才愿意来常州创业,不仅因为这里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配套环境,更因为政府高效的服务”,纳恩博公司孙艳群说,2015年10月企业投产的前一天发现,厂房的电力负荷不足,如果解决不了,第二天不可能全面量产。常州科教城的领导当天加班到凌晨2点解决了此事,确保企业顺利投产。此外,政府部门还大力帮助企业吸引人才、招收员工,甚至帮助解决员工子女入学。
 
  “智能制造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常州还要在科技创新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紧扣建设智能制造名城这一中心,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常州市委书记费高云表示。(记者 邓华宁)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投资73亿元 常州高新区大手笔建设沿江生态家园

    近日,常州高新区举行“两减六治三提升”(“263”)专项行动工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面启动打造沿江生态安全带工程。据了解,常州高新区将在4年内投资73.55亿元打造30项重点工程,
    2017-04-11
  • 咬定"高新"不放松 常州高新区引领创新发展新高度

    常州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动力装备、通用航空、光伏新能源、生命健康、文化创意、智慧科创和现代农业八大专题园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2017-05-21
  • 产值超过800亿元 汽车成江苏常州支柱产业

    产值超过800亿元 汽车成江苏常州支柱产业

    江苏常州市汽车产业经过几年辛勤努力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初步形成整车、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汽车产业不断向高端化、集群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2017-05-31
  • 常州高新区创新发展擎起

    常州高新区创新发展擎起"增长极"

    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开发区,常州高新区的目标定位于培植内生动力,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载体,扶持科技创新创业,增强发展后劲。
    2017-06-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