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磷”突破再出发 贵州开阳工业转轨新能源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3-11





  2023年,开阳依然是贵阳市工业经济奋蹄狂奔的“黑马”。


  最新数据显示,相比2021年,开阳县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由98亿元增加至26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6%,产值规模实现翻番;规上工业增加值由38.45亿元增加至84.16亿元,年均增长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全市“三连冠”。


  工业经济指标表现不俗,开阳缘何后劲十足?


  “从'磷'突破,抢占'风口'。”开阳县委书记、开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孙昕表示,近年来,开阳不断推进基础磷化工向精细化、绿色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除了深耕基础磷化工、精细磷化工优势产业外,还积极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风口”产业,三大产业同时发力,跑出了工业增加值的“开阳速度”。


  被誉为“中国绿色磷都”的开阳县是全国三大磷矿主产区之一,县内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19亿吨,远景储量31亿吨,一、二级富矿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拥有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即可生产高浓度复合肥的大型坑口生产基地,是全国最早发展磷酸盐工业的区县之一。


  一直以来,开阳磷化工产业风生水起,但近年来面临以黄磷、化肥等制造为主的传统磷化工产品附加值低、能耗大等难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逐步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让资源富集的开阳看到了新的希望。开阳立足传统磷化工基础优势,重点利用黄磷及磷酸产能,延伸发展磷酸铁锂和磷酸铁磷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果断转轨新能源赛道,大力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


  “磷矿石被开采后,其中约80%用于生产磷酸。作为磷化工的核心产品,磷酸在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孙昕分析,从需求侧看,新能源已成为磷化工产业的重要下游,“电池级”是产业发展的一大热词。因此,从基础磷化工到精细磷化工,再扩容到新能源材料赛道,成为开阳工业发展的主流跨界布局。


  风口之上,需求牵引供给。以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基础磷化工产业园、精细磷化工产业园为核心,开阳狠抓工业提质,重点发展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打产品的磷系新能源产业,电池级磷酸铁、磷酸铁锂、电池级磷铵、湿法净化磷酸等磷系新能源电池原辅料产品产能持续释放,并带动中伟兴阳储能、宁德时代、安达科技等新能源制造企业的装机产能,目前已实现9万吨磷酸铁锂、37万吨磷酸铁产能。


  盘点2023年开阳工业发展的时间线,一条持续上扬的轨迹清晰呈现:2月,开工重大项目17个,总投资133.77亿元,吹响了项目建设和扩大投资“冲锋号”;3月,安达科技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诞生了本土第一家上市企业;5月,安达科技6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加快建设;9月,贵州首条氢氧化钾生产线、年产10万吨氢氧化钾的聚力生项目破土动工;12月,贵州省内规模最大的集中储能电站--开阳县200MW/4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成功并网……一幅链条更强、基础更实、质量更高的工业发展新图景正在开阳大地徐徐展开。


  从“磷矿石”到“电池材料”,从传统工业转轨新能源赛道,开阳持续在精查探矿、精准配矿、精深加工、精细开发上发力,努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以新能源核心主材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为引领的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成型。


  既有扎实的传统优势产业基本盘,又有强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开阳工业全面成势、多面出彩。孙昕表示,开阳将持续深耕基础磷化工、精细磷化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多措并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奋力实现“中国绿色磷都”向“中国·储能之都”的转变。(王冰)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