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突出方式创新 招商引资“跑”起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24





  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内卷”严重的情况下,一个城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筑巢引凤,需要的不仅是广纳信源,更多的是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全力加速。


  去年以来,株洲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突出方式创新,各县市区和园区动脑筋、想办法,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舍得“跑”


  说一千道一万,招商引资的关键是舍得“跑”。


  去年6月12日至7月12日,醴陵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选派6名干部分3组奔赴广东东莞、中山、佛山开展驻外招商,主动上门宣传对接,寻找项目招引契机,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效率。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驻外招商尝试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型。


  “前期,我们对驻外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其业务能力。”醴陵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尽早打开驻外招商的窗口,临行前驻外人员和驻点内的湖南商(协)会、部分有名望的醴籍企业家取得了联系,并收集整理园区龙头企业可能涉及的上下游企业。


  到驻点后,驻外人员通过已联系的湖南商会、醴籍企业家进一步开拓招商资源,拜访了其他湖南籍商(协)会、湖南籍企业家等机构与人员,并搜集整合成册。


  驻外期间,工作人员按照搜集到的客商资源,每周2天进行无差别覆盖式的“扫楼行动”,寻求项目招引契机,其余3天针对驻地“一主两特”企业进行精准推介招商,推动园区产业链条的强链延链补链工作。


  本次驻外过程中,工作人员走访企业162家,(其中“一主两特”类型企业49家,约占总企业数的30.25%),收集到意向企业9家,有效推动了珠三角地区产业向醴陵转移的步伐。


  “此次驻外,在客商资源上主要依托的是醴陵异地商会和醴籍企业家,但相对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脉络与客商资源,这些客商资源只是当地资源的沧海一粟。”上述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用好各类资源,保障招商实效,接下来他们或将引入第三方客商资源中介平台公司,大力畅通驻地客商资源渠道,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撬动当地客商资源杠杆。


  “同时进一步用好新媒体渠道,制作反映醴陵城市形象、园区产业特色的招商宣传文案、视频,借助媒体、醴陵人士、醴籍人士朋友圈等手段,打造醴陵招商品牌,树立醴陵城市形象,助力醴陵招商工作,推动醴陵高质量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


  加速“跑”


  茶陵县也积极探索新模式,由县领导带头分组推动在谈项目,推动招商引资“跑”起来。


  在茶陵县开展的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中,该县通过借力三个品牌(央企带县企、老乡经济、省工商联高亲情结)、突出三个板块(央企配套企业和标厂入驻企业招商、省内外高端民企招商、老乡企业招商)、主攻四个方向(生产性服务方向、农产品加工方向、先进制造业方向、文旅方向),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促进一批待谈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意向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落地。


  “为推动待谈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县领导主动认领、带头分组推动在谈项目,招商引资协调组办负责每周归集项目进度情况,每月下发提示函提醒各县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确保项目领导跟,资源不流失。”茶陵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加快意向项目签约,该县采取联合评审会制度。即在意向项目初期便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召开第一次评审,主要对环保、用地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各单位出具意见建议,避免前期洽谈走弯路,浪费双方精力。如果首次看中的地块存在红线,则能根据国土部门出具意见另选地块。


  该县建立“消防、环保、安全”提前介入机制,在项目建设初期就由消防、环保、应急等部门全过程覆盖介入指导,并以过程性监督资料和预验收意见作为项目的验收依据,大大减少企业开工建设的失误,有效提高项目落地质效。


  茶陵县还研究制定十条刚性措施。即完善一个机构、建立一个招商库、制定一套奖惩制度、聘请一批招商顾问、编好一组招商地图、精简一支招商队伍、创建一系列对接平台、进一步优化招商政策、进一步统筹招商经费、进一步巩固入茶联合会商审批机制。


  例如,建好一个招商库,就是分类管理初筛库(搜集信息、拜访企业)、转化库(邀请来茶考察、洽谈合作)、深化库(签约)、清零库(动工投产),限时敦促项目库动态转化,实现招商全过程闭环管理。该措施倒逼招引单位紧跟项目并竭力促成,推动签约项目数量直线增长,百日攻坚期间的签约量占全年签约总数的63%。


  编好一组招商地图,则是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2024年至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服装服饰鞋帽箱包产业、眼镜产业规划、物流产业及医药产业规划和全县招商地图,摸清家底“端出盘子”待客。依托该举措,在2023年中秋招商推介会上,茶陵县利用招商地图向受邀嘉宾推介茶陵各项资源,当场达成2条资源类的合作意向。(任远)


  转自:株洲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