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11





  清明时节,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的哈拉盖图农牧场开始陆续返青。前几年治理的沙化草地已有了明显成效,曾经斑驳的"风蚀坑"已经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整个草原裸沙面积减少95%以上。"能达到当下的效果,标准化治理功不可没。这几年,我们广泛应用地方标准《沙化草地治理技术规范》,先后在乌拉盖管理区、东乌珠穆沁旗等地治理沙化草地3.3万余公顷,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蒙草集团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翔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内蒙古市场监管局从标准化示范带头、能源矿产绿色循环生产、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晶硅产业等多方面入手,创新思维模式、细化工作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从年初开始,我们围绕荒漠化防治、防沙治沙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2024年内蒙古高质量标准体系征集工作。现已征集到'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林草技术高质量标准体系''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标准体系''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成效评估标准体系'等申报项目。"内蒙古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费毅表示,这些申报项目要经过专家评审论证,最终形成防沙治沙综合治理和评价标准体系,对内蒙古防沙治沙将起到综合防治、标准先行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发布实施的《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方法》《沙化草地治理技术规范》等22项荒漠化防治地方标准,为国家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奠定了标准化基础,起到广泛的示范带头作用。


  同时,针对内蒙古铝、铜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围绕能源矿产绿色循环生产,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构建2项铝产业和铜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标准体系,收录近1500余项产业所需关键标准,确保铝铜产业链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先后研制形成3项铝产业节能技术标准、4项铜产业减污降碳标准和5项铝铜产业清洁低碳绿色评价标准,填补了我国铝铜产业标准化技术空白。


  治沙与光伏一直有着先天的资源互补优势,而晶硅材料又是光伏产业的前端和基础。为推动解决晶硅产业发展中的重点质量技术问题,内蒙古市场监管局统筹运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质量管理等要素,在包头市试点建设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勇介绍,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晶硅材料)获批建设以来,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与内蒙古通威、弘元新材料两家联建单位按照"边探索、边实践、边建设、边总结"的工作思路,取得了多方面成效。包括对13家光伏头部企业进行了调研走访,绘制了"两图三单",即产业链全景图和质量图谱;产业链8大领域17个工艺环节58项内容的质量问题清单,以及对应的38项重点攻关项目清单和30项质量政策工具清单。帮助产业链企业梳理国家标准58项、相关领域技术参数150项,新建企业计量标准10项,制定技术标准规范7项。按照"实验室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理念,在包头市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新建了5000平方米实验室,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51台套。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新建了16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新增了精密几何量、力学动态量等9个专业领域35项技术能力。主导制定了26项团体标准、18项省级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为优化服务供给,内蒙古市场监管局依托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包检道",开通了晶硅产业技术服务"绿色通道",平台数据实现了与市场监管总局各大技术平台互联互通,免费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目前,"包检道"平台注册企业已达3296家,签约的检测机构38家,累计提供技术服务4.5万项次。(闫锡坤)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