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老龄化带来巨大需求缺口,陪伴机器人成老年人新伙伴!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05





  痴呆症(dementia )症状中有一种叫“日落综合征”(“sundowners syndrome”)的现象,quartz 对此描述:傍晚过渡到晚上时,会变得情绪激动、混乱与焦虑加剧。其原因尚不清楚。平时和蔼可亲的患者日落时可能会好斗甚至暴力。对于患者和护理人员来说,这都是令人不安或痛苦的经历。
 
  陪伴是基础需求
 
  医院及疗养院通常使用镇静药物用于控制症状。但近年来,在日本开发的机器人海豹 paro 被更广泛范围地用于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团体中。在触碰 paro 后,它会模仿婴儿海豹发出咕咕的声音。paro 可以减缓陪伴者强烈的焦虑和躁动,这对这些老人有好处。在美国创建的第一个 paro 培训计划工作的护士 randy griffin 认为,“目前为止,在痴呆症护理方面,还未有任何其他事物能像它在每个阶段更有效。”
 
  机器人能为老年人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就是简单地存在着:不断的、始终地存在。看护人员需要睡眠,年轻人拥有其他职责。但机器人能将护理对象置于注意力中心,并提供基础护理功能。
 
  在日本,东京养老院 shin-tomi 已拥有机器人,其中 20 种不同的模型用于照顾居民。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利用该国生产的护理型机器人,以应对未来不断加剧的老龄化与劳动力缺失。日本政府始终在资助及培养这个产业。自 2015 年以来,提供 47 亿日元(4500 万美元)补贴,劳动部率先推动机器人于全国 5000 个医疗设施点。
 
  劳动力缺失加速机器人需求
 
  衰老和机器人的关系比任何人想象得更紧密。即便科技变革路还要走很久,从低基数开始,老龄化社会对小发明的需求正快速增长。比如,日本政府已在全国 8%疗养院里添置起重机式机器人以帮助护理工作,机器狗 aibo 在上市三个月里就售出 1.1万台。这都是显露痕迹。机器人领域专家 gill pratt 表示,这些数字无疑会继续增长,他预估不到 6 年,三分之一机器人公司会制造服务型机器人。
 
  通过两项研究结果量化了机器人与老化世界的直接联系。麻省理工学院(mit)的 daron acemoglu 和波士顿大学的 pascual restrepo 表明,在 1993 年至 2014 年间,投资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正是老龄化速率最快的国家。老年分界年龄为 55 岁。其中一个经验法则被提及:老龄化每提高 10 个点,每千名工人将增加 0.9 个机器人。
 
  另一项研究在德国,采用不同测量方法得出相似结果。格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ttingen)的 ana abeliansky 与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y of hohenheim )的 klaus prettner 发现,每千名工人中的机器人数量增长速率是人口增速下降率的 2 倍。换句话说,如果人口增速下降 1%,机器人所占密度将提升 2%。
 
  老龄化正以两种方式创造自身对自动化的需求,市场劳动力缺失和其对护理及陪伴的需求。
 
  老龄化国家需要更多机器人。韩国、新加坡、德国和日本分别是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并拥有世界上古老的劳动力。相比较,年轻国家机器人很少,也往往更贫穷。机器人数量与劳动力规模较少的国家包括英国和法国,这两者(按照富国标准)正在缓慢老龄化。
 
  急需加大服务型机器人产能
 
  《经济学人》提及中国目前为世界上最大机器人制造商们,通常指装配线上机器。2017 年数据是 13.8 万台。麻省理工学院的 daron acemoglu 估计,中国将在 2040 年前安装大约 200 万台机器人,将是过去 9 年全球产量增长数的 6 倍。与此同时,据联合国统计,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20 岁至 64岁)将减少 1.24 亿,或占人口 13%。
 
  目前,机器人市场仍由工业机器人占主导,2017 年工业机器人销售额为 480 亿美元,是服务型机器人的 7 倍。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2018 年服务型机器人销售约 2 万台,辅助老龄化,还不到工业机器人的 5%。增长空间还很大。
 
  自动化不是解决技能短缺的唯一办法,接纳移民与延后退休有帮助,但仍被视为最重要方法之一。短时间内技能短缺无法靠自动化解决,对于个人来说,护理型机器人尤为昂贵(一只 paro 约 40 万日元),有人尝试使用护理保险帮助涵盖批准产品,但数字很小。多数以团体形式靠政府负担。
 
  日本政府官员强调机器人不会取代人类照顾老年人,“他们可以协助电力、监控及移动性,省下时间和劳动力,但无法取代人类。”而机器人领域专家 gill pratt 则认为,老龄化需要机器人革命,但它只是会慢慢到达。
 
  转自: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