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星球宣布战略转型 CEO郭新涛解析为何聚焦再生金融市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1-17





  1月16日,财富星球资产端战略转型发布会暨绿色金融服务中心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财富星球宣布入场再生资源市场,为国内再生行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打造绿色金融生态服务圈。

 

  图:财富星球CEO郭新涛谈为何看好再生市场金融服务

 

  会上,财富星球CEO郭新涛发表了名为《遇见美好生活》的主体演讲,他表示:此前不久,财富星球宣布成为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首次明确提出为新中产家庭提供智能理财服务的网贷平台,让用户离心中的美好生活更近。如今在资产端战略转型聚焦再生金融市场,除了自身对环保有了更多思考和理解外,还有着更多层面的原因。

 

  一、响应国家政策,以互联网金融促进实体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社会需要齐心协力重点推进的核心工作之一。同时,十九大报告还强调,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放大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在金融领域,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逐渐产生了变化,创新了金融产品和渠道,在降低投融资成本、拓宽投融资渠道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为传统的再生资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此背景下,郭新涛认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法人和其他组织适用借款余额100万的上限,表明监管正在鼓励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聚焦再生资源行业这一实体产业链最末端的产业,无疑是大势所趋,不仅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大势与潮流,更是拥抱政策,响应互联网金融促进实体的重要之举。

 

  再生资源行业融资需求巨大,前景可期

 

  郭新涛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市场调研,财富星球发现“仅从国内城乡生活垃圾相关数据来看,通过实地调研及查阅相关部门资料发现,从2010年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平均年增长7.54%,其中2015年比2014年同比增长10%。经过‘十二五’五年的投资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从2010年的45.7万吨/天,扩大到2015年的75.8万吨/天。但是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缺口,从2010年的14.8万吨/天,扩大到2015年的56万吨/天。五年的投资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缺口没有缩小,反而扩大。”

 

  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同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基于此,财富星球决定资产端战略转型,与中再生协会绿色金融服务中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聚焦再生资源市场,拓展绿色金融服务。

 

  转型可再生市场金融服务,让用户与美好生活不期而遇

 

  除了基于政策和市场考量外,转型可再生市场金融服务,郭新涛还有着更多社会价值方面的考量,他表示:随着再生资源行业的爆发以及我国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明晰化,再生市场金融服务因助力再生资源行业转型升级,也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新“风口”。而再生市场金融服务的兴起,不仅契合了新中产的理财需求,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新中产对生态环境领域改革诉求的实现。

 

  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让新中产们焦虑不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3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48.3%的中产阶级认为缺乏“生态环境安全”。同时,由于收入教育水平较高,重视生活的品质和健康,新中产对于日益恶化的环境质量,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问题非常敏感,缺少容忍度,他们是积极的环境保护者。

 

  而作为朝阳产业的再生资源市场的兴起,以及国家在政策上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大力扶持,再生市场金融服务不仅满足了新中产对优质投资项目的需求,更是在通过金融服务促进中国可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守护青山绿水,为新中产打造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而这一切无疑都体现了郭新涛与财富星球团队“让用户与美好生活不期而遇”的初衷。

 

  在发布会最后,郭新涛也表示:“财富星球思考的起点是如何通过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通过理财服务,是为了让用户通过财富增值,与心中的美好生活更近;而聚焦可再生资源市场,则是为了通过我们的绿色金融服务,让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让所有人都能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中。”

 

  转自:华财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