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地方戏要当好乡土文化表达者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3-27





  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与生俱来的特征。不同地区的地方戏,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乡土味,体现的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生活风貌。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地方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从诞生之初便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乡村群众之所以喜欢地方戏,是因为地方戏中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比如,盛行于鲁南苏北地区的柳琴戏(又称拉魂腔),就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精神食粮。“村村琵琶响,户户拉魂腔”“绿豆米饭羊肉汤,旱烟锅子拉魂腔”“为听拉魂腔,多跑十里也不枉”等戏谚,就形象地表达了当地老百姓对柳琴戏的热爱。


  如今,“在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中,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文化培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文化自信”(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式微而渐受冷落。重新扛起地方戏乡土文化表达者的大旗,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也关乎地方戏自身的发展。


  乡土味是地方戏最大的特点。地方戏要实现振兴,须从回归乡土做起。可长期以来,由于对具有浓郁地域风格的地方戏缺乏必要的梳理、提炼与再创造,地方戏曲在传承上缺乏理论指导。同时,地方戏曲团体普遍缺少作曲等专业人才,很多市县级戏曲院团排新戏时,几乎都是从省会城市、北京、上海等地请主创人员,于是出现了地方戏的演员听不懂地方方言的奇怪现象,这导致地方戏的乡土味不断缩水。很多地方戏听上去都差不多,甚至越来越京剧化,这怎能吸引地方观众的兴趣?


  地方戏重拾乡土味,应该从基础性的人才培养工作做起。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依靠中国戏曲学院等少数高校,地方戏曲院团应与地方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地方戏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比如,山西运城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运城学院,就开展了深度合作,开创了院团与院校合作培养地方戏人才的新模式。对于编剧、唱腔设计等地方戏急缺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在戏曲院校搞定向培养或者戏曲院校与地方院团搞联合培养。


  地方戏要有乡土味,其主创人员首先要了解、热爱地方戏所在地域的乡土文化。如今,人才流动成为常态,不能指望像以前一样,地方戏的演员、编剧、唱腔设计等都出自本地,所以在排演一部作品时,首先要对主创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比如,上海沪剧院的年轻演员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人不会说上海话,所以年轻演员入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上海话。除了学习地方戏所在地域的方言,地方戏主创还要全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习俗、文化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透着浓浓的乡情乡味。


  强调乡土味,并不代表墨守成规,而是说地方戏要始终扎根于乡土生活。前面提到的柳琴戏,其经典剧目如《喝面叶》《李二嫂改嫁》《墙头记》,要么讽刺懒惰,提倡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要么讲述新社会农村女性勇于冲破封建桎梏,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要么弘扬传统孝道,呼吁人们孝老敬亲,总之讲的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人和事。再加上剧中人物的语言、行为方式等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所以观众看了会产生强烈共鸣。今天的中国乡村,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时代。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的生活今非昔比,同时跟城市相比,农村各方面的差距仍比较大。身处变革时代的中国乡村,为地方戏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空间。只有表现好当代中国乡村的面貌,讲述好当代中国乡村的故事,地方戏才能扮演好当代乡土文化表达者的角色,也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身的二次腾飞。(作者:王秀庭,系临沂大学教授,该文系山东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立项号:17BCYJ03)


  原标题:地方戏要当好乡土文化表达者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山东:地方戏保护“对症开方”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戏在当下多面临传承难、传播难的困境。从推动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出发,山东近年来对症开方,通过培养后备人才、创作文艺精品、搭建演出舞台等举措让地方戏呈现新...
    2017-12-01
  • 携手共建,同心同力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

    携手共建,同心同力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

     4月21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总编辑王其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与该院副研究员杨明刚同志就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了深刻的探讨,并诚挚邀请杨明刚副研究员为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的高级顾问。
    2017-04-21
  • 光明日报评:文化综艺节目勿忘推陈出新

    社交媒体时代,判断一档综艺节目是否火爆的标准变得异常直接:一看视频网站播放量,二看网友评分,三看登上微博热搜榜的频次,四看微信公众号的解读有多少。
    2017-05-03
  • 数字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不求原物长存。”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如是说。这是对百余年来社会各界关于是否重建圆明园争论的最好注解。
    2017-05-04

热点视频

对话失控奔驰司机:车子没改装过 想跳车时也很恐惧 对话失控奔驰司机:车子没改装过 想跳车时也很恐惧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