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22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用平板电脑展示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该视频被中国网友刷屏,并引发热议。这段视频体现了汉语在海外的影响力。
 
  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进步程度,往往是与该国家该地区语言的影响力相匹配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开始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升温。来自国家汉办的数据显示,目前除中国(含港澳台)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逾1亿人。目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尼、蒙古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汉语教学均由第三外语上升为第二外语。
 
  事实上,美国常青藤院校之一的达特茅思学院早在1982年就与国内高校展开合作,进行沉浸式汉语培训。上世纪9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让其业务范围面向亚太的MBA学员,参加在华沉浸式汉语学习项目。这些项目培训出来的学员,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为什么汉语学习者会越来越多?说到底还是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扩大、国际地位提高,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整个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极大地增强了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
 
  此外,孔子学院也带动中国语言大踏步走向世界。截至目前,已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6所孔子学院和107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各类学员210万人(含网络学员55万人)。而很多民间机构,也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汉语教学领域。
 
  由此可看出,汉语正在逐步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在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凸显。
 
  语言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雅各布·马尔沙克(JacobMarschak)于1965年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
 
  学者们认为,语言与收入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第二语言对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毋庸置疑,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热潮,其实是这个语言经济学理论最有力的证明。从语言的网络效应角度来看,目前汉语的发展势头也具备了语言经济学的一些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要重视汉语的国际教学工作,重视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培养,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孟德宏 姜书君)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汉语热”不断升温 汉语教学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

    “汉语热”不断升温 汉语教学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

      韩国济州汉语冬令营文化体验活动现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柬埔寨涌动汉语热。图为暹粒华文学校中山学校内的柬埔寨学生正在朗读中文。(记者于景浩摄)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日前在中国火了一把,起因...
    2017-11-20

热点视频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