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引发信任危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3-24





  近日,关于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在网上持续发酵,引来多方关注。事件源于有网友称,与同事试着用不同账号,在同样出发点,同样目的地的情况下,打车费用不一样。3个账户却显示两种价格,因此质疑这是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把戏。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讨说法 滴滴员工:爱用不用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受到网友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曾有过类似情况,每天去一个地方打车,但是价格都不一样;苹果手机与安卓手机在想通出发点与重点,相同里程价格却不一致……然而在某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帖要求滴滴解释质疑,却换来有加V认证的滴滴员工表示:"算法不稳定,爱用不用"……
 
  (图片来源网络)
 
  大数据杀熟:看人下菜碟 已构成价格欺诈
 
  因为信息不对称,这样的手法显得很隐蔽很"高明",能通过赚取更多消费者剩余来获得超额收益,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欢天喜地拥抱新经济,认准了平台反而深受其害,这真的成了"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有人说,这是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差别定价并非一定是坏事。飞机头等舱价格总是数倍于经济舱,演唱会内场座位必然高价,企业版软件总比家庭版贵很多,它们并不是比普通座、大众版"好"那么多!这样的定价策略之所以被接受被实践,不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更基于这样的大前提:它有助于扩大消费群体,保证产品供给,从而增进社会总体福利。然而,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定价,尤其是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价的情形,并不在其列。为了获得灰色超额利润,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不为价格法所允许。
 
  大数据引发信任危机
 
  从年初支付宝个性化年度账单,到Facebook泄露五千万用户信息,再到如今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等一系列事例已引发了民众对于大数据的信任危机。虽然大数据可以给我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时我们日常消费行为也被精准摸透,那么,当我们逐渐习惯一种消费或生活方式,是否同时也要承担被商家窃取隐私的风险。(综合人民日报、凤凰网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对话失控奔驰司机:车子没改装过 想跳车时也很恐惧 对话失控奔驰司机:车子没改装过 想跳车时也很恐惧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