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域旅游新态势值得点赞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5-15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山西省共接待旅游者3984.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4%和20.05%。亮丽成绩单的背后,是山西省全域旅游呈现新态势,生态类产品受推崇、文化活动获热捧、低空旅游秀高度、研学旅行成时尚、内容营销博关注、智慧旅游展新姿等亮点突出,更是可喜可贺。

  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是“十三五”旅游发展的重点。山西作为文旅资源大省,更是肩负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省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任。而从实际看,做大做强全域旅游,也是我省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更是确保我省旅游产业跟上全国发展潮流、迈向全国第一方阵的迫切需要。这次“五一”小长假,我省游客以踏青赏花、登山徒步者最多,主题乐园、乡村采摘、康养游憩、城市休闲备受青睐。同时,文化场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小镇、民俗风情游持续火爆。再就是研学旅行成为时尚,张壁古堡、八路军文化园、山西博物院、晋祠、中国煤炭博物馆等主打研学牌,吸引了大量游客。这说明,我省旅游产品变得丰富了,全域旅游的确大有可为。

  更值得一提的是,继春节期间乔家大院推出低空旅游之后,这次“五一”小长假期间,我省低空旅游运营服务再发力,又有壶口瀑布景区、太行山大峡谷景区、雁门关景区打响“空中看山西”旅游品牌。这是得益于之前,我省依托省内支线机场和太原尧城通用机场,开通了山西省4条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并开展低空旅游运营服务。设计的“黄河揽胜”“太行风光”“万里长城”等低空旅游系列产品,以“空中观光+飞行体验”为主要内容,不仅实现了畅游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板块,而且给游客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高品质旅程。可以说,全域旅游的魅力尽在其中,既是当仁不让的新亮点,也是别具一格的新态势。

  凡此都说明,山西省发展旅游业正在越来越注重产品营销,也开始越来越学会内容营销。这个“五一”小长假,有关方面正是凭着大打营销牌,才有了对年轻游客的极大吸引,使景区热度不断攀升,这从“云游行”山西旅游年卡4月22日正式上线、不少景区纷纷推出网红主题项目等就可看出。特别是晋祠博物馆开启“全网购票”时代,皇城相府率先打造省内首家5G智慧旅游景区、张壁古堡首届汉服旅游节让游客走上穿越之旅、汾阳贾家庄推出“百万油纸伞体会江南风情”、平定县采取网红直播互动推介娘子关和非遗产品等,无不让游客深刻感受到三晋大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80%的游客进行非景区化游览,全域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所以,能不能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能不能适应旅游市场新变化,满足游客出游新需求,在旅游业新一轮发展大潮中抓住新机遇,使山西旅游异军突起,获得与其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相匹配的全国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全省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办法是否多、进度是否快、质量是否高、成效是否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就我省目前已经形成的全域旅游新态势看,无疑是旅游产业朝着换挡升级、扩容增效、做大做强,乃至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和可贵探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转自:山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北京扎实推进古村保护和全域旅游

    日前,北京市副市长程红率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到门头沟调研古村古镇保护与全域旅游发展情况。她强调,北京要扎实推进传统古村落保护和全域旅游工作。
    2017-04-06
  • 河北邯郸传统工矿区依托全域旅游获新生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再次掀起了国人的出游高潮,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的综合测算,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 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6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了11 9%和13 9%。
    2017-10-23
  • 体验游休闲游当道 全域旅游爆发

    2017年“十一”逢国庆中秋双节,成为旅游“超级黄金周”。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 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分别增长11 9%和13 9%。
    2017-10-24
  • 深刻解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的重点难点

    深刻解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的重点难点

    相对于肯定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在政府工作层面取得的进展,我们更需要关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与旅游发展趋势、与老百姓旅游需求变化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创新要求等方面的吻合度。
    2018-03-2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