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赢“最后一公里”--看吉林省农业科技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12





  进村、入户、到田,被称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跑赢这“最后一公里”,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吉林省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落地,离不开基层农技站、高校以及新型经营主的深度参与和推动,只有调动多方力量,才能真正让农技“长腿”,在田间落地生根。


  做强基层农技推广根基 让更多成果落地生根


  对于已经从事农技推广20多年的王国忠来说,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千头万绪,困难不少,但是他始终认准一个理儿:越是基层,对农技推广的需求就越迫切。


  作为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副站长,王国忠真正做到了扎根土地,从品种的选用、关键技术选择到技术运用、组织专家培训等都亲力亲为,从春忙到秋。为此,他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最令他引以为傲的是,通过这些年不断努力,累计推广优质水稻、玉米及配套技术245万亩,让农民直接增收17亿多元。


  一项项技术项目的推广,让“科学家产量”变成了“农民产量”,农业技术的落地生根,成为农民增收的“加油站”。实践证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吉林省从春种、田间管理到秋收,农民培训在田间地头不断铺开,技术员、专家齐上阵,同时信息化向农业的不断延伸也让农业技术的推广变得愈加简单及时。


  张祝陶就是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受益者。作为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张祝陶对怎样降低种地成本一直很关注。两年前,张祝陶得知松原市农广校组织无人机操作培训,迅速报名参加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拿到了无人机驾照。


  “使用农用无人机可以更均匀地喷洒农药,不但降低使用量,还节省人力物力。”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让张祝陶尝到了甜头,他的无人机植保队也“飞”出省外,“不只是收入增加,眼界也开阔了,大家伙儿的劲头都特别足”。


  新农具、新技术的不断更新,让农民种田越来越轻松,也让基层农业推广工作愈加重要。


  科研院所更接地气 成果转化又快又好


  农业科技,一头连着农民的生产需求,一头连着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才能彰显出科研的价值和意义。


  2018年,吉林农业大学实现转让科技成果35项,并获得了首批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通过设立科技推广中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技术挂牌交易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形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多途径快速转化,新品种和产业化新技术已在省内外大范围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新增产值逾100亿元。


  为了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吉林农业大学还探索出了“专家团队+示范基地+农技推广员+企业+农户”的模式,形成了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三大技术成果扩散体系。


  赤眼蜂高效利用与生产关键技术、奶牛健康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玉米主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人参主要有害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等一大批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农企盈利。


  在吉林省梨树县,黑土层越来越薄,曾经流油的黑土地变成了“破皮黄”。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让土壤里的有机质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同时化肥用量减少20%,农民可获得每公顷375元的专项资金补贴。


  该技术从2007年开始试验示范,到如今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当地农业部门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联合成立了科技创新联盟,为农民提供更好、更精准的技术支持。


  如今,吉林省的科研院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田间地头,更加注重技术推广,建立起由相关管理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科技型农业企业联合组成的统一协调机构,逐渐形成了不同部门、区域、学科之间联合协作的综合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研与实践接轨力度不断加大,在农民增收致富上形成了巨大助推力。


  龙头企业示范引领 不断打造农技推广新平台


  伴随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需求正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拓展。这些年,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以产业链为载体提供农技服务、解决生产问题,成为相当可观的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


  在长春国信现代双创示范基地,有机果蔬长势正好。据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业总经理金英海介绍,国信作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有机果蔬和有机水稻种植、有机食材精深加工、种苗的繁育、有机肥料的生产、有机植保用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及病虫害天敌与授粉昆虫繁育,并承接现代化温室的建设及其配套设施的设计与生产。


  形成“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龙头企业是重要的参与力量,而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新平台。


  在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湾龙生态园,40栋标准化温室大棚齐刷刷地排列着。“我们农业科技园区就要干科技农业的事,发挥科技示范效应,给农民打个样儿,领着农民干,让大家伙儿都富起来。”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办公室副主任刘玉泽介绍,湾龙生态园充分利用湾龙村现有棚膜资源,全程采用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


  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示范园区,自身的定位已不再局限于追求市场效益最大化,而是承担起更多的服务农业的责任,在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探索出更加多元的模式和实践。(陈沫)


  转自:吉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吉林率先实行高效植保机械作业补助

    为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补齐高效植保机械化短板,近日,吉林省农委、财政厅联合印发了《高效植保机械化实用技术推广作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
    2017-08-31
  • 吉林榆树:黑土地上的备耕“三变”

    再过不到一个月,曾多次摘得全国产粮“冠军县”的吉林省榆树市就要迎来最繁忙的春耕季节。记者近日在榆树的部分农村地区走访时发现,高效灌溉模式、高标准农田和订单化种植,让不少农民和“新农人”告别了以往备耕时节的焦虑。
    2019-04-11
  •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已经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转变为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上来。
    2018-01-31
  •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实体化:科技“组合拳”夯实产业链

      “今天,CCIA(中国棉花产业联盟)国棉系列产品在上海诞生,中国棉花品牌即将走向世界。”近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秘书长张西岭宣布,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正式授予上海永澳公司为CCIA品牌的委托推广单位。
    2018-12-18

热点视频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