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引入社会力量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7-24





  皮影、鬃人、剪纸、兔儿爷……7月16日,在有着560年历史的北京广福观里,几名游客正驻足观赏。如今,这座古老的建筑正以“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的崭新面貌向公众开放。

  广福观位于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什刹海,自明代建成,历经道观、民居、文物保护单位等多重身份变化。如今,北京市西城区将运营权交给了一家民营文化研究机构。

  古观焕新生,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展示中心,通过陈列百余件展品,结合志愿者讲解、数字沙盘、AR等多种表现手段,呈现什刹海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是北京市近年来在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的创新。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留下了大量名人故居等文物古迹。过去,政府腾退出这些文物古迹后,往往会成立专门的事业单位进行后续开发利用,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微”古迹被腾退出来,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光靠政府自身能力难以满足文物的后续利用需求。

  “‘十三五’期间西城区有52个文物腾退保护项目,分散在不同的胡同中,需要探索新的活化利用方式。”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副局长贾文静表示,西城区正在进行文物保护社会化利用的试点,通过政府购买、业务委托等多种形式来探索促进文物的修缮后利用。

  相比政府直接运营,拥有丰富文博展陈设计、运营管理经验的机构更能激发文物利用的活力。在什刹海街道工委书记海峰看来,这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距离广福观不远的郭守敬纪念馆也是一家文物保护单位。去年,西城区政府委托某文化公司承担纪念馆的运营业务,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允许其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等业务。如今,社会化运营的纪念馆不仅拥有精美的文物展陈,还根据市民的文化需求举办了多场导览、特展、讲座等活动。

  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介绍,纪念馆在近半年内吸引了7万多名游客。而此前,纪念馆的年均游客量只有2万多。

  “北京目前正在全国引领文物机构运营模式的创新,政府凝结资源、提供平台,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张鹏说。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文物“十三五”规划出台 打造50个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发布实施,这是全面推进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物合理利用越来越...
    2017-03-21
  • 国家文物局:要有效遏制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快速消失的趋势

    记者获悉,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基础组成部分,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同...
    2017-03-27
  • 2011年至2016年: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累计293个

    “2011年至2016年,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累计293个,文物入境展览累计116个。”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27日在京表示,文物进出境展览日益受到国家元首的高度重视和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丰富文化外交、推动文化对话的“重头戏”。
    2017-04-06
  •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 全国文物大数据体系基本建成

    2017年4月7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本次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 套。其中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 套(实际数量6407万件),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 件。
    2017-04-11

热点视频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