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术书店:转型之路在何方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2-01





  

  

  
本文图片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的盛世情书店。本报记者韩寒摄/光明图片

 
  近日,一则“北京知名学术书店盛世情面临清退,坚守二十年后将何去何从”的新闻引起了业界关注。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给实体书店带来巨大冲击。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的传统书店,尤其是受冲击非常大的人文学术书店,如何转型升级、谋求发展,再一次牵动了人们的神经。
 
  坚守了二十年的“盛世情”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6号院11号店铺,有临街的铺面和地下室两层,面积共计70平方米。从外观来看,它并不像一个书店。走过临街的美甲店,沿着一个木制楼梯下行,才能发现楼下别有“洞天”。
 
  上万册书挤满了地下不足50平方米的空间,密密实实地排在6排书架和周围的书柜上,不宽的走道上也摞满了书。在售书籍,以人文学术和部分影印版古籍为主。《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善本书所见录》,线装《四松堂集付刻底本》,《两周金文虚词研究》《金文标准器铭文综合研究》,介绍戈雅、弗美尔、委拉斯开兹、勃鲁盖尔、卢梭、普桑、勃拉克的世界名画家全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导演与表演》等“冷门”书籍,彰显着书店的定位和特色。
 
  “把临街的铺面租出去,增加一部分房租收入,是应对租金上涨的无奈之举。”盛世情书店老板范玉福向记者介绍。
 
  在书籍销售行业经营了30年之久的范玉福,赶上过20世纪90年代书店的“春天”,“那个时候的人,真爱看书呀!街边卖书的地摊上都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范玉福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租了店面,开了这家书店,铺面大的时候有好几层,陈列着四五万种书,还雇有不少员工。
 
  读者周兴见证过盛世情那时的辉煌,当时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他来北师大听课,途经这家书店,走进来逛一逛就被里面的图书吸引了。多年后他从法国留学回来也还会不时来店里淘书,“这里仍然有许多绝版好书,如20世纪80年代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高尔斯华绥的《白猿》等,只是现在店面小了很多”。
 
  “大概是从2005年互联网普及之后,来店里逛的人渐渐少了。”范玉福切实感受到了互联网书店和电子化阅读带来的冲击。为应对生存危机,范玉福首先减少了营业面积,其次不得不缩减员工数量和库存。当下,书店就剩下他和妻子两人勉力支撑。
 
  “书店开了这么多年,有感情。再加上有一部分爱好人文与学术书籍的固定读者,关张了我怕他们找不到地儿。”即便经营十分困难,范玉福还是坚持了下来。直至今年11月初,收到房屋出租方通知他不再续租的函,他才认真思考书店去留的问题。
 
  “盛世情守着北师大百年老校,来自全国的学子和海内外学者都是它的‘地下客’。青年学生和白发教授常在过道里擦身而过,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更重要的,这是一家坚守学术品位和文化精神的书店,专一而执着,朴实无华却深藏珠玑,常让读者有意外的惊喜。这样的文化空间,应该留存下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杨澄宇说。
 
  互联网+,是冲击也是启示
 
  杨澄宇觉察到,书店减少并非一时一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即便是全民阅读率高的国家,人文学术类的实体书店数量减少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以伦敦为例,查令十字街的旧书店已屈指可数”。
 
  就实体书店而言,近两年增长较快的是机场书店和超市书店。其中,机场书店以职场人士为主要阅读群体,类型小说、经管励志、旅游历史有很好的销量,而生活、育儿、家教类图书,则在超市书店有比较好的表现。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人文学术书店的数量在萎缩。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分析,与实体书店相比,网络书店具备的优势是折扣销售、海量库存以及依靠物流几乎可以抵达全国任何地方的营销网络,且几乎不需要租金成本。现实生活中,进行实体书籍陈列的书店几乎没有办法媲美其品类和销售网。他承认,互联网和来自各行业的资本给传统书店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实体书店也有自己的优势,如专业化的选书眼光、让读者“遇见一本好书”的体验感、“文化空间”的概念和富有特色的沙龙活动等,“互联网的诞生在给传统书业以致命打击的同时,也创造了最有力的改革启示。面对变化,最有力的回应就是拥抱变化”。
 
  运用互联网创建新的营销网络,深度开发书店这片“文化空间”,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增加用户黏性,成为多家人文学术书店的现实选择。万圣书园扩大了图书经营的品类,在官网上开辟“网上订购”专区,并利用其专家学者资源共同打造了一款荐书、卖书的APP。单向街书店在实体店面定期组织文化沙龙,开辟餐饮产业,出版自己的杂志,在喜马拉雅网站推送自己的荐书音频,开拓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售自己设计的日历、书签、笔记本等文创产品。
 
  两年前,范玉福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办了线上书店,现在网上销售额能占一个月流水的三分之一左右,服务对象也从北京延伸到了全国。记者采访当日,《淮海集笺注》《吴梅村全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杂史类·扬州府志》《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等书籍,被打包好了,发往湖北武汉、河南郑州、江苏徐州、福建南平等地的读者。
 
  积极走出去,为城市文化建设开辟空间
 
  “沿着北戴河海边走上几百米远,有一栋灰色的建筑,孤零零地矗立在海边,与大海为伴。从北边的门进去,正好看到两层的一个看书的空间,孤独感瞬间消失,让人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坐在这里的人,透过玻璃窗户,潮起潮落尽在眼前”——三联书店与秦皇岛市共建的“海边最孤独的图书馆”网上走红之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翟德芳透露,目前已有多个城市联系三联书店,希望能与他们共建公益图书馆,“这是对三联品牌以及人文情怀的信任”。
 
  翟德芳表示,近年来明显感到国家和社会各界对读书事业的高度重视。从“全民阅读计划”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到各级政府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加大财政资金对阅读和实体书店建设的扶持力度,鼓励书店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促进作者读者交流,一个覆盖全国、打通读书多个环节的阅读支持体系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一些富有远见的企业和社会团体也加入进来,参与全民阅读建设。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相关项目管理规定和评审细则均已出台,拟在五年内投入亿元资金重点扶持400~500家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实体书店。目前,朝阳区已在三里屯为三联谋划创办实体书店,海淀区正考虑将三联在同方广场的实体店迁往五道口商业区,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店也已开始营业,各地均只象征性地收取少量租金。而三联也在积极走出去,和企业共建‘读者驿站’,让阅读理念深入各类经济实体。”翟德芳说。
 
  杨澄宇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当前各类实体书店经营最大的成本来源于不断上涨的房租,如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参与协调,号召相关经营主体给予文化事业一定的支持,则能给实体书店带来坚守下去的信心。
 
  “北京有5000余家实体书店,虽然并非每家都拥有三联那样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影响力,但人文学术书店能发挥所长,往特色书店转型。当前北京正在建设社区书店,诸如盛世情这样的小型书店可以参与进来,既为城市文化氛围的建设贡献力量,又为自身生存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杨澄宇说,“全国一年大概出版50万余种书籍,专业书店经营者能为读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好书。”
 
  发稿前,范玉福告知记者,“盛世情合约到期面临清退”的新闻发布后,西城区文化委员会高度重视,已积极参与协调续租问题,并表示将加大对书店的支持。“能够继续开下去,我就把上面的美甲店收回来,好好干!加强文史类书籍的供应,再把店面重新装修一下,让它看起来美一些。毕竟,读书是一件那么好的事情。”范玉福说。(韩寒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017“电影质量促进年” 中国电影质量路在何方

    2017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对今年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提出明确目标要求,明确2017年为“电影质量促进年”。在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增长时提出这一要求,中国电影的质量确实到了引人深思的地步。
    2017-05-13
  • 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成立

    2017年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3个组织共同发起的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成立仪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2017-05-18
  • “南海一号”文物首度“出海” 海上丝路珍品亮相汉堡

    “东西汇流——十三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8日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开幕。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汉堡市文化与传媒事务参议员卡斯滕·布洛斯达等嘉宾共同出席开幕式。
    2017-06-12
  • 人文类综艺节目虽火爆 能否代替阅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国人的阅读状况堪忧。在手机碎片化阅读占据视线的同时,人们对经典阅读仍有精神上的需求。近几年一系列彰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人文综艺节目的兴起,也许正是一个机会,引领人们重...
    2017-04-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