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财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两大方向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29





  12月19-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内容非常重要,直接为2019年的经济工作定调,并且在财政、货币等政策上作出重大变化,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会议基调:逆周期、稳定总需求
 
  今年会议的关键词是“逆周期调节”和“稳定总需求”,说明宏观调控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之前两年的供给侧、调结构转向了需求侧、稳需求。上次提“逆周期”三个字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2012年12月,之后迎来了2013-2014年的一轮宽松。
 
  财政政策确定性宽松
 
  对比去年,本次政策更加积极,会议明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我们可以确定,明年对于企业要实施大规模的减税措施,并且会超预期。
 
  一般财政政策定调后,财政预算制定需要等明年三月的两会批准,减税预计会在明年五一之后正式实施,所以政策从确定到出台会有一定时滞。具体来看,企业税和个人税。
 
  与国内企业赋税中,增值税排首位。目前国内企业纳税占比超过80%,其中间接税占比超过70%,增值税占比超过47%。
 
  2017年以来,增值税改革进入减并和调整阶段,从4档减并至3档,今年五月份已经开始实施了16%、10%、6%三档增值税。从政策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增值税可能会取消10%的税率、适当降低16%的标准税率,企业所得税率存在下调1-2个百分点的空间。
 
  据测算,下调增值税1%相当于下调企业所得税2.6%的效果。预计明年减税降费最重要的目标应该集中在降低增值税上。
 
  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正式下发。被称之为新版个人所得税改革亮点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也同步出台,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相较征集意见稿,新个税在扣除方面有了更详细的说明。
 
  本次个税改革亮点颇多,个人所得税从分类税制向综合税制转变,个税起征点调整为5000,扩大低税率级距,增加多项专项附加扣除。从数据测算看,10月份实施5000起征点、明年1月实施专项附加扣除后,个人所承担的税收的确是得到了大幅的减免。
 
  此次个税调整有个综合计征条款,明年将对个人的全年所有收入进行征税,这样的话对低收入人群有减税效果,对非工资性收入占比较高的中高收入人群有增税效果。
 
  货币政策要比今年下半年更宽松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去年的“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变成了今年的“松紧适度”与“合理充裕”。
 
  货币政策着力解决问题,重点在“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仍然是当前政策基调的延续。我们可以确定,明年的货币政策至少要比今年下半年更宽松,无风险利率会继续往下走。
 
  今年监管出现了“宽货币+紧信用”的政策组合,并没有真正打通货币传导机制。从明年的形势看,一个明显趋势是“信用”和“货币”分开监管。“信用”由银保监会直接监管,“货币”由央行统一调控。先要降准,商业银行作为货币蓄水池应该会适当加大针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的信贷投放,使得货币能够有效运用于企业生产经营。
 
  会议对房地产政策描述没有大的变化,对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没有变。继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性地以“房住不炒”重新定位了中国房地产市场之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这一定位。房屋的居住属性不变,调控目标不变。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强调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意味着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明显上升。
 
  新常态是调整期,而非衰退期
 
  结合政策的转变和当前的经济数据看,明年经济仍将处于调整期。
 
  经济新常态:将长期保持L型走势。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前三季度GDP为65.4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7%。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贡献度继续提高。自2015年以来,GDP增速就在6.9%-6.7%之间波动,是一个标准的L型。可以想见,未来低增速、低波动的经济环境将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投资更多是横向运动,未来主要靠国家力量做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下降。今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60.9万亿,同比增长5.9%,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投资对GDP贡献度下降的背后,是投资效率的下降。固定资产投资端主要有三块: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11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增速较1-10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在终端需求回落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持续增长,更多是对产能缺口的弥补。
 
  今年以来,房地产库存去化充分,未来有补库存的需求在。再加上全国房价普遍上涨,后续调控加码的可能性加大,我们认为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会稳,但可能会有小幅回调。
 
  从地产商的行为来看,房企在面临现金流压力之下,近期土地流拍的数量和比例均有所上升,如果后期货币政策开闸放水不能缓解房地产的流动性,那么2019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
 
  自17年2月以来,基建投资增速一路下滑到了历史低点。从财政支出看,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要加力提效,未来将更多从中央层面上发力补短板,2019年将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最近一大批基建项目密集开工建设,配套政策步入密集出台期。明年将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重点在于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我们预计19年基建增速将有更多向上空间。
 
  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增长平稳。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78%,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消费渠道变革,新兴业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消费行为分层,“优质品”和“劣质品”的需求上升同时出现,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品类和消费渠道在拓展,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品质在提升。
 
  从中等收入人群看,可支配收入受到一定挤压,个人杠杆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主要加在房地产上,房地产占个人财富的比例也超过80%,这对消费有很强的挤出效应,所以他们更关注消费的品质。
 
  11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转头向下,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显现。贸易摩擦对出口的影响有滞后效应。单纯从贸易战来讲,明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更多需要依靠内需提振经济。
 
  当中国崛起让美国感受到威胁时,“修昔底德陷阱”必然再次启动。中美贸易战是美国的一次重大的利益边际修正,是缓解阶级矛盾、优化内部分配机制的必然选择。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中国逐步调整战略,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一带一路贸易替代优势也不断扩大。所以长期来看,双方间的贸易摩擦可能是新常态。随着中国对欧洲、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贸易复苏,今明年的进出口仍将不会有太大意外。综合来看,供给侧改革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靠需求端,并且集中于内需,房地产投资不乐观,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是主力,全国消费市场的网络化会带来规模效应,贸易不是主动力,明年还是一个调整期,不是衰退期。
 
  政府的行为在明年会出现比较大的调整,财政要发力托底经济,金融政策边际放松,一刀切的去杠杆会改变,适度放水定向引导信贷。

       转自: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