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口县非遗保护:非遗与产业共舞 文化与经济共融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18





       非遗保护上升为国家行动,延续中华文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自信和坚定自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湖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湖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深居雪峰山盆地,近七成森林覆盖率的“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县”的湖南省洞口县,该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非遗产业化的道路上逐渐摸索出自己一条独特的道路。洞口也被誉为宗祠文化之都,县域内遗存上百座明清古宗祠,最久的具有500年历史。其中19座宗祠陆续列入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座宗祠荣升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口宗祠分别采用石刻、木雕、泥塑、彩绘等各种形式,不拘一格,匠心独运。因此,洞口县的墨晶石雕、傅氏木雕、瓦罐、剪纸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均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洞口木雕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也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品出口到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洞口傅氏木雕第二代传承人傅金林先生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在湖南洞口县瑶家山寨,流传着一种瑶族祭祀舞蹈——“棕包脑”舞,舞蹈动作以摆首、甩臂、舞棍、扭腰、跺脚、左右顿步为主,充分展示了瑶族人民坚强刚毅的性格。“棕包脑”舞是洞口县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截止到2018年年底,洞口县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1项,省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4项,市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名;“非遗”展馆一座,“非遗”展厅4个,传习所2个。这个数据还在持续的更新中。其中,“独龙针法”去年获得了洞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在逐步向上级申报。独龙针法系道教全真教第五代掌教丘处机在龙门山潜修时所创立,在湖南洞口一带民间广为流传。此针法的现任第26代传人罗俊卿教授,自2017年起,在当地政府和湖南平溪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赵保平董事长的诚邀下,多次到洞口县义诊,救治当地百姓上万人。并本着悬壶济世的理念,打破了“独龙针法”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进下,与洞口县恒新中医康复医院进行合作,无偿收下了一批有志学徒,意味着“独龙针法”在洞口县正式得到传承和发扬。对此,洞口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乐彬表示,“中医药作为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的优势产业,我们希望以独龙针法、龙门正骨术、龙门丹药为基点,在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同时,让中医药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联动化。实现非遗+文化+旅游+康养的美丽乡村振兴计划。”
 

 

       ▲“独龙针法”第26代传承人罗俊卿教授于湖南洞口义诊现场
 

       我国目前38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医药项目只有“中医针灸”这一项。如何发挥非遗独特的活态传承特点,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实现非遗文化品牌的开发和持续发展,进而释放非遗保护产业的巨大文化和商业价值,一直是社会各界探索的话题。洞口县委、县政府在自身众多的非遗项目中,选取了既承载着国家战略,又能转化为百姓福利,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又是世界名片的生态蓝本的“独龙针法”,符合国情,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的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医药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的构成部分,其中明确提到:“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今年的十九大报告也着重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推进非药物疗法,发展中医特色健康服务。洞口县中医药产业的战略布局,通过探索“非遗+”的保护新路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传承、教育、创新和产业化为一体的“非遗生态圈”。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