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南州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29





  高原的冬季,虽然天寒地冻,却有着温暖的阳光。12月1日,记者一行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湛蓝的天空下,一片片光伏板整齐地排列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望无际。它们正迎着太阳,源源不断释放着新型清洁能源。


  茫茫戈壁中,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代替了光秃秃的沙石地面,植被也重新回到这片沙化的土地上,谁能想到,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为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


  塔拉滩,以前还是一片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沙化严重的半荒漠化草地。然而塔拉滩平均海拔2920米,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平均日照可达8小时,这些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塔拉滩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2012年,海南州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40家企业入驻海南州太阳能光伏园区,开始推进生态光伏园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型清洁能源已成为海南州的优势产业。


  截至目前,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从2012年的77.9平方公里,增加到609.6平方公里,规划光伏总装机容量从2012年的2700兆瓦,增加到19200兆瓦。


  让人想不到的是,园区的建设不仅发展了经济,还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发展光伏产业,最显著的就是生态收益。"海南州能源局副局长吕占春介绍,修建光伏板使子阵区风速下降了50%、蒸发量减少了30%,草地的涵水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


  恢复后的草地也为企业和牧民带来了"意外收获"。由于植被恢复效果良好,为防范火灾隐患,每年9、10月份,光伏企业会让当地百姓免费将草割走,喂养牲畜。同时,2014年起,应海南州政府要求,新入驻光伏园区的企业将光伏支架提高至1.2米,并加盖了羊舍,上面光伏发电,下面放养羊群,形成牧光互补,实现了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


  紧接着,园区的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提出了"水光互补"的概念。据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辅助运检员米陈芳介绍,为了减少天气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的影响,提高光伏发电电能的质量,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公司探索出了目前全球运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龙羊峡水光互补(一、二期)850MWp并网光伏电站。


  什么是"水光互补"?水光互补光伏将原本光伏间歇、波动、随机的功率不稳定的锯齿型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更加友好的平滑稳定电源,以两个电源组合的电量,利用龙羊峡水电站的送出通道送入电网。水力发电与光伏发电联合控制,提高了电网送出线路的利用率和经济性。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水光互补的关键空白。


  通过一条大河、一片荒漠,青海实现了水电与光伏发电的完美结合。海南州这片光伏海洋正在向全国越来越多的省份提供着新能源。2016年11月,江苏省用上了青海电;青海省首条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如今也已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将建成投运。


  在这里,清洁能源将无尽的光能转变成电能,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海南州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建设,青海立足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全国领先,新能源产业正在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急速前行。(作者:马振东 罗琣)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青海加快高端绒纺产业国际化

    近日发布的《青海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青海要加快推进特色轻工、建材等5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特色轻工方面,依托特色生物和民族文化资源,鼓励支持开发“专精特新”产品,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优势的...
    2017-05-02
  • 青海省三年内投入1083亿元拟建273项旅游项目

    近日,记者从青海省旅发委获悉,从2017年至2020年,全省旅游业发展将实施“616”三年提升行动,投入1083亿元,在各市州拟建273项旅游项目,以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突出项目带动,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升级版
    2017-05-06
  • 青海“十三五”投入超2000亿元改善藏区交通

    2016年青海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388亿元,今年起相关投资将继续增加,“十三五”期间总投入有望超过2000亿元。到2020年底,该省藏区交通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
    2017-05-17
  • 青海借力“一带一路”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青海正努力把自身打造成新丝绸之路的绿色通道、战略基地和重要节点,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青海向西开放的主阵地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2017-05-2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