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才:打造新时代的"国家名片"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2-11





  经典语录
 
  “正是改革开放赋予的创新潜能,让我们在发展道路上不断刷新中国速度的奇迹。”
 
  “机遇摆在面前,过错是暂时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做好装备支撑。”
 
  600多公里的车程,绿皮车“晃”了足足14个小时,这是30多年前孙永才大学毕业从长春乘火车去大连机车车辆厂报到的经历。“我就想我们什么时候能坐上更快更舒适的车。”一个关于车的梦想在不经意间悄然发芽。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以时速350公里正式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而这个让中国高铁迈入世界新时代的人就是孙永才——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改革先锋”的获得者。
 
  中国高铁惊艳问世
 
  40年前,中国铁路运力严重不足——铁路客运平均时速仅为43公里。放眼国外,欧洲、日本的高速列车时速可达300公里。“有人催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做这样的车!”邓小平同志在日本考察新干线时发出感慨。“产业报国、装备强国”成为了一代铁路人的共同梦想,拥有自己的高铁装备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全体的梦想。
 
  2004年初,国家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一场波澜壮阔的铁路建设热潮快速启动。2008年,时任中国北车总工程师的孙永才,投入到新一代CRH380高速动车组的研制工作中,这是一项没有任何国内外经验可借鉴的庞大工程。为推进CRH380动车组的研制,孙永才提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理念,搭建起“两厂三地”协同创新模式,25所重点高校,11所一流科研院所,51家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和上万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国家级研发团队,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难关。两年多的时间里,孙永才保持“三点一线”——紧张的研发设计现场、繁忙的生产线、大山腹地的试验线,技术人员“掘地三尺”的较真劲儿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统筹策划下,动车组研发周期一举缩短40%。2010年5月,CRH380高速动车组惊艳问世。
 
  “中国标准”复兴号完美亮相
 
  2018年12月24日,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首次公开亮相。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CRH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的高调亮相离不开孙永才和其团队背后的默默努力。
 
  2014年,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牵头组织下,中国中车首次以中国标准为主导,按照正向设计思路,以自主化、简统化、互联互通、技术先进为目标,开启了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发工作。孙永才再次参与到“复兴号”研发“联合战舰”的组建和统筹工作中。“复兴号”的研发是一项创新性研发。孙永才不断深入各研发单位,密切关注和跟进研发节点和试验进程,组织研发团队在掌握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和世界性难题。终于,历经503项仿真计算,5278项地面试验,2362项线路试验,令人期待的“复兴号”问世了。
 
  经专利审查,中国标准动车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复兴号’的研制不仅是开发了性能优越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创建了中国标准的技术体系,构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了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A+H”重组模式全新开创
 
  孙永才不仅为“复兴号”的问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大浪潮中,孙永才见证了中国中车的成立。他参与统筹实施南北车重组整合工作,开创了国内两家同为“A+H”上市公司重组的先河,为央企重组和改革发展探索出了全新模式。
 
  乘着铁路事业发展的东风,中国南车、北车紧锣密鼓筹备A股、H股上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成为深化基础性关键性领域改革的重大命题。2014年下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的领导下,中国南车、北车重组整合工作拉开帷幕。在这一日后被公认为央企改革范本的事件中,孙永才与两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作为筹备组成员,全身心投入到千头万绪的重组工作中。
 
  “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跨国企业的里程碑,将有利于国资增值、国际竞争和国力增强。”孙永才忆及重组往事时说道。
 
  两家企业资产规模大、职工人数多,且都是横跨沪港两大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重组整合影响因素复杂,操作难度大,市场风险高。在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孙永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与筹备组成员认真研究国内外产品市场、资本市场法规与诉求,与中铁总反复磋商技术、市场相关事项,细化重组整合方案,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对等合并”的重组方式。在历时5个月的时间里,合并方案最终赢得各方高度认可。2015年6月8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港两地鸣锣上市。同年9月28日,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实习记者 张妍)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