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规模持续下降 政策有望松动市场受益回暖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27





  虽然有去年以来的新政加持,但再融


  资规模还在持续下降。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6月19日,2019年上半年再融资的规模为5413亿元,2018年同期再融资总规模则为6173亿,同比下滑12%。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于下半年政策的变化更加期待,近日,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专家分析称,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提升重组上市积极性的同时助力再融资回暖。


  规模持续下降


  据了解,近年来,再融资规模的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源自于定向增发融资规模的不断萎缩。


  苏宁金融研究院投资策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顾慧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至2018年再融资市场持续萎缩,主要由于定向增发融资规模不断下降,2018年定向增发融资额不到2016年的一半。”


  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定增市场的规模分别是12253亿、16918亿以及12705亿,2018年则急跌至7523亿元。


  2019年上半年,定向增发市场的低迷远未结束。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19日,定增规模仅有2890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674亿元。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中小盘研究员孙金钜曾对媒体指出:“目前定增市场发行十分困难,折价率已处于被定价规则限制的上限,上市公司主动终止或因批文有效期到期而导致发行失败的比例持续攀升,定增市场已是完全纯粹的买方市场。”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当前受到近期增速放缓的影响,5月官方公布的PMI为49.4低于荣枯线,在这种情况下,融资需求受限,规模持续下降也在预料之中。”


  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定增市场低迷,但监管层期望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定增的再融资品种,而后可转债则在2019年迎来了大爆发。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今年可转债融资总规模高达1537亿元,这一数据已超去年全年的发行融资规模。另外和可转债相类似的品种,可交换债的发行规模也创下新高,为575亿元,也超越了去年全年。


  顾慧君分析称,早在2017年2月,监管机构调整融资结构,引导企业转向可转债、可交换债等产品融资。2018年再融资市场结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监管层限制定向增发的背景下,定向增发规模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可转债、可交换债政策环境良好,可转债在2019年迎来爆发期。今年上半年可转债融资总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发行规模,可交换债的发行规模也有大幅提升。预计下半年可转债还会继续扩大发行规模。顾慧君补充道。


  市场人士预测,下半年可转债还会有一个发行高峰。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2018年共上市59只转债,合计超过700亿元;今年以来共上市58只转债,合计超过1500亿元,显然今年转债供给明显加速。由于下半年季报对于转债发行时间的干扰较少,我们预计下半年新发行转债只数将超过60只。”


  市场人士也表示,“当时证监会收紧定增的同时开始支持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如今看到效果已经显现,这两个再融资品种在总规模上和定增融资的差距越来越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的发行趋势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具体看来,陈嘉宁表示,第一,经济增速稳定性和持续性。第二,资本市场的状况,牛市还是熊市,大众的投资热情如何。第三,监管的态度。由于以上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下半年发行趋势有待观察。


  事实上,“可转债、可交换债的规模扩大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再融资的需求。监管过严导致再融资周期过长,融资难度加大,上市公司面临严峻的融资困境。”顾慧君表示,另外,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对于发行人也设置了一定的门槛。这种情况下,市场还是寄希望于定增监管政策能够有所松动。


  市场受益回暖


  其实,再融资规模下降也与监管政策的一再收紧存在一定的联系,记者梳理发现,首先,2017年初证监会发布的再融资新规,其次,2017年6月证监会发布的减持新规。


  对此,相关定增产品公募基金从业人士表示,“这两项规则最核心的影响是改变了定增的定价方式以及退出方式,核心就是定增产品要比以往难赚钱很多。”


  同时,监管层也注意到了市场的变化,2018年底证监会已在一定程度上松绑了再融资的监管,去年11月9日,证监会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以下简称《监管要求》)。


  据了解,修订后的《监管要求》主要是聚焦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明确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监管要求,二是对再融资时间间隔的限制做出调整。


  但困扰非公开发行的核心要素并未松绑,首先是定价机制未能松绑,其次是减持规则没有变化。市场普遍认为,这两项核心因素未变的前提下,非公开发行大幅回暖的政策基础并不存在。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也提出:“不仅是发行条件高审批难,而是给了批文发不出去,这才是上市公司融资难最核心的问题,而发不出去的原因正是非公开发行的定价机制和减持新规导致的锁定期延长问题。”


  此外,陈嘉宁指出,科创版的推出,势必也将分流一部分的资金。上市公司融资肯定是面临挑战。但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资金和资源就是应该向有创新能力、有技术含量、有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集中,有些没有特点,甚至财务造假的公司就是应该被市场所淘汰。


  近日,监管层已计划对再融资政策进行进一步调整。


  《重组办法》指出,取消“净利润”指标、“累计首次原则”缩短至3年、创业板可借壳、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预计资产体量大但盈利能力差的小市值公司、控制权转让的壳公司受益,随着政策大松绑,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市场都将受益回暖。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指出,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提升重组上市积极性的同时助力再融资回暖。2016年6月的“最严借壳标准”取消了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导致了重组上市的资产方虽然实现了上市,但是并不能同步实现融资。此次修订恢复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一定程度上将提升资产方通过重组上市的积极性。


  同时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作为再融资的一种,融资规模在2016年达到巅峰的546.3亿元,占据了整体定增融资的5.7%。恢复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亦是再融资政策放松的一部分,目前来看相对并购重组政策而言,再融资政策还有较大的放松空间。未来在政策持续放松的背景下,整体再融资市场也有望提前回暖。(记者 韩鹏栓)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