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文化成拉动旅游消费新力量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17





  事实上,近年来的旅游市场细分愈发明显,游客不再满足于在导游的“指挥”下限时游览和拍照,而是注重深度感受一地的人文古迹和民俗风情,或寻访那些商业化程度较低、原生态色彩浓厚的特色景点。这种趋势的出现,使旅游开发者开始更多考虑如何丰富景区的文化体验服务,也推动文化成为今年国庆旅游和文化消费的双重亮点。


  超过90%的游客参加文化活动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研数据,国庆期间,全国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超过40%的游客参加了2项文化游览活动,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的游客超过40%,37.8%的游客花在文化游览上的时间为2天至5天。驴妈妈平台数据则显示,国庆期间,文化类景区门票、文化展演类产品的预订量增幅最大,文化类景区整体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36%,圆明园、故宫博物院、秦始皇陵兵马俑人气爆棚,博物馆同比增长30%,遗产类景区同比增长42%,文化展演类产品同比增长51%。


  今年“十一”期间,不少博物馆通过举办精彩展览成了亲子人文之旅的目的地。据统计,7天内多地博物馆参观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成都博物馆观众人数共计超过58万人次;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博物馆、金融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上海科技馆(含上海自然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32.68万人次,同比增长18.8%,上海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6.36万人次,同比增长5.5%。陕西省文物局公布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有1076万人次在陕西的博物馆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明。


  门票降价惠民、展览时间延长、展览吸引力增强等因素助推了博物馆热,各地博物馆游客人数的激增则带动了文创产品热销。而民俗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带动的民俗游,也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亮点,如热带农业主题旅游景区——海南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黄金周期间推出的马戏表演、农耕生活体验等活动,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欢迎;又如大型原生态歌舞《藏谜》在云南丽江千古情景区藏谜大剧院开演,受到游客欢迎,10月2日至5日的上座率达到了100%。


  “非遗+旅游”:留下文化记忆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全域旅游结合带来的价值有目共睹,“非遗+旅游”的探索实践不仅让当地人尝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甜头,也使游客的出行体验变得更加丰富立体,甚至留下了深刻的文化记忆。


  今年“十一”期间,成都市杜甫草堂每天举办一场苗族主题演出,包括苗族古歌、跳芦笙、苗族童声合唱、苗族风俗舞蹈等内容,让观众感受苗族风情与苗族文化;草堂诗书画院与艺术中心内,则以静态图片、实物展示和传承人现场演示等方式展示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观众还可以与非遗传承人互动并参与非遗工艺制作。


  “非遗+旅游”的尝试不但有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更带动了区域旅游业发展,有助于打造地方旅游品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国庆节期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萤火虫水洞景区举办了“非遗进景区”活动,沂蒙小棉袄、龙家圈桑皮纸、高桥手绣、沂水丰糕等50多个门类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活动。据了解,近年来,沂水县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利用工作,积极发挥非遗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在全县设立4处市级非遗手工艺实训基地,帮助近200名群众成功脱贫。


  业内人士认为,景区因非遗项目而丰富了旅游内容,非遗则借助景区的平台实现更好传播,并触发游客的消费需求,可以说,“非遗+旅游”对培育文化消费理念、引导文化消费行为、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有着重要意义。


  文旅融合趋向多元化


  参与人数增加、消费金额上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烈需求。那么,如今的旅游市场能否充分满足游客的这些需求?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应该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认为,今年的国庆旅游数据说明文旅融合产品广受欢迎,展示了文化旅游在引领消费经济方面的巨大潜力。但是,目前景区的推广营销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有些旅游景区和目的地很火爆,有些景区尚未打响品牌;部分景区的产品和营销同质化,缺乏个性特色,不能精准对接当下的游客需求。因此,那些“温点”“冷点”景区有必要创新营销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彰显核心卖点,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进而形成口碑营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越来越注重旅游的文化品质,文旅融合不是简单地展示文化,而是在保护好文化的前提下创新活化文化,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中强调文化的概念,与文创发展相结合,让文化生活化、体验化。同时,在景区的整体宣传规划中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将文化融入到旅游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各要素中,全面增强旅游的文化含量。”石培华说。(李雨潇)


  原标题:文化成拉动旅游消费新力量 作为除春节之外最长的小长假,“十一”黄金周以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集中时段。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庆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其中,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旅游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观察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黄金周不够用?落实带薪年假缓解“长假荒”

    全面落实带薪年假制度,将有助于跳出“增减黄金周”的政策怪圈,让广大劳动者走出“假荒”的困境。幸福的时光总是显得十分短暂,一转眼的工夫,“十一黄金周”便已宣告结束。人们不得不与愉快的假期挥手作别,走出休闲惬意的“...
    2018-10-09
  • 商务部:黄金周消费升级势头不减

    10月7日晚,商务部网站公布了“十一”黄金周消费市场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升级势头不减,吃穿用等传统消费受新业态影响,增长升级迅速;生活必需品总体价格平稳,且下半年...
    2018-10-09
  • “十一”黄金周在线旅游平台频遭投诉退款难

    货不对板退款难、退票手续费高达80%、默认“捆绑”搭售依然存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消费者对部分在线旅游平台(OTA)频频“吐槽”在网上引起热议。业内人士认为,“离谱”退改签费甚至拒绝退款等行为涉嫌霸...
    2018-10-12
  • “她力量”点亮民宿经济

    “她力量”点亮民宿经济

    “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上升!”如今,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执着、美丽与善良、优雅与时尚,能力与魅力正在不断重塑新的经济发展与消费形态。在民宿领域,花间堂创始人张蓓、猪栏酒吧寒玉,墟里主人小熊等等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靠着...
    2018-07-1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