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蛟洋工业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28





  8月份的福建,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位于福建省西部的蛟洋工业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充满着活力和希望:项目建设工地上,随处可见工人们施工的身影,吊机、挖掘机舞动着铁臂,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正在拔地而起;环境优美的厂区内,生产车间的机器设备不知疲倦的运转,叉车来回穿梭,一辆辆大货车排成一排正在等待装货……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区成立于2005年6月,控规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9平方公里。区内按组团式规划分为循环经济园区、机械及铜加工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三大工业板块,形成了“一园带三区”的格局。核心区循环经济园区,距古田动车站6公里,古田高速出口5公里,蛟洋高速出口5.5公里;距厦门港186公里,漳州港200公里。区内有年转运能力300万吨的铁路货运站,地理位置优越、物流、交通便利,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
 
  目前,园区入园企业共52家,投产企业31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9家。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3亿元,税收5亿元,利润8.5亿元。
 
  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
 
  蛟洋工业区于2006年引进紫金铜业,随后园区以紫金铜业年产30万吨铜冶炼项目为龙头,依托龙头企业的主副产品大力发展下游关联企业,经过10多年的培育,形成了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是依托紫金铜业年产30万吨阴极铜、15吨黄金、300吨白银资源,发展铜及贵金属加工产业链,目前已有联福工贸、紫金贵金属等企业投产。
 
  二是为消化紫金铜业铜冶炼产生的80万吨硫酸,蛟洋工业区引入贵州瓮福集团充足的磷精矿和周边地区萤石矿资源,发展磷、氟化工产业。目前已有瓮福紫金、龙氟化工、德尔科技、瓮福蓝天、思康新材料、铭麟工贸、龙德新能源等企业投产;常青新能源、天甫电子、时代思康等企业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为消化紫金铜业产生的60万吨含铁尾渣、1万吨固体危废、瓮福紫金120万吨磷石膏等,蛟洋工业区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有价物质回收产业。目前已有泰山石膏、瓮铜建材、辉园砂业等企业投产;宇恒环保、瓮福磷石膏综合利用、铜冶炼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等4个项目正在建设中。
 
  2017年12月,蛟洋工业区坪埔小区成功申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成为福建省第一批14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2018年7月,蛟洋工业区被确认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
 
  依托现有资源,推动产业升级
 
  蛟洋工业区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园区产业升级步伐。园区在上杭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龙岩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市两区三组团”城市发展格局和“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产业发展格局,在拉长链条做强金铜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园区现有资源优势,顺势而上打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蛟洋工业区围绕市、县的产业发展布局,以循环经济产业和含氟、磷等新材料产业为招商方向,积极推动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项目落户园区,德尔科技氟化气体项目、思康有机氟/硅新型材料生产项目、铭麟工贸过硫酸盐系列项目、龙德六氟磷酸锂项目、紫金贵金属生产项目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相继落户园区并顺利投产。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多次带队前往全国各地招商,引进吉利集团、杉杉能源、宁德时代新能源等上市公司与本地企业合作,一批重大的新能源材料生产项目先后落户园
 
  区。
 
  2019年1月,一个总投资达65.89亿元、规划用地1150亩的重大项目“常青新能源三元前驱体生产项目”在上杭蛟洋工业区循环经济园区开工。该项目由中国民营汽车第一品牌吉利集团、连续5年位列中国锂电正极材料竞争力品牌榜第一的杉杉能源和世界超大型国际矿业集团紫金矿业共同投资建设,将分三期建设15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和10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生产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9年12月建成投产。公司三大股东均为锂电资源产业链上知名企业,三方在原材料、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回收渠道等方面各具优势,形成了完整的锂电资源生态产业链闭
 
  环。
 
  除了常青新能源三元前驱体生产项目,总投资21.18亿元的时代思康新型锂盐生产项目、总投资12.6亿元的福建天甫电子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等一批新材料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链下游的重特大项目也相继在蛟洋工业区落地。目前,蛟洋工业区已由最初的铜冶炼、铜加工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完整的磷、氟等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向精深加工及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2018年12月,福建省工信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我省氟化工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工信石化〔2018〕29号),将蛟洋工业区等8个园区列为氟化工专业园区,支持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氟化工专业园区,努力打造国内先进的氟化工专业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创造金山银山
 
  重视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忘记环境的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蛟洋工业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环保思路,让各种废弃物在园区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减少了“三废”排放。根据园区内不同企业和产业的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的资源代谢规律,通过园区整体工业共生及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废弃物及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初步形成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实现企业废液、废渣、废气“吃干榨尽”、循环
 
  利用。
 
  一是废渣的循环利用。紫金铜业将每年产生的约80万吨一般矿渣全部用于下游水泥企业,对1.5万吨危险废渣中的有价元素提取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瓮福紫金将产生的废弃物氟硅酸供应给瓮福蓝天生产无水氟化氢,150万吨磷石膏用于泰山石膏生产石膏板和水泥缓凝剂及其他综合利用项目。
 
  二是废水的循环利用。目前,循环经济园区8家化工企业中有6家企业的工业废水全部回收利用;紫金铜业的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98.17%,高于铜冶炼行业95%的标准。瓮福紫金的工业废水经专用输送管道送至铁路货场,作为磷精矿稀释用水和管道输送磷精矿的动力介质。
 
  三是废气的循环利用。将粉尘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铅、砷等化学物质充分回收利用,在最大限度减少废气排放的同时,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紫金铜业把冶炼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制成副产品硫酸,年产量达80万吨。
 
  完善服务配套,优化营商环境
 
  蛟洋工业区牢牢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工作机制,做好入园企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努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增强园区发展潜力和营商环境不断得到提升。
 
  为了帮助园区企业深入了解各项优惠政策,园区管委会创办了政策解读会,每周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对省市县各种优惠政策进行解读。2018年,管委会帮助企业争取优惠政策资金补助超过1亿元,并将资金大部分落实到企业技改和扩产等项目。
 
  “在我们项目报批的过程中,管委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带着我们经办人员前往各级相关部门跟踪协调审批进度,及时解决报批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按照正常程序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林地报批工作,仅用40天左右时间就圆满完成了。”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荣庭介绍说。近年来,园区管委会针对项目各项审批材料多,程序复杂,审批时间长的问题,创新项目报批工作机制,成立项目前期报批工作组,每周召开项目协调会,每周落实任务进度,把项目报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逐一解决,大大缩短了前期审批时间。
 
  蛟洋工业区坪埔保障性住房建成于2014年,共462套保障性住房,为了解决新入园企业职工住宿的问题,园区管委会将保障性住房出租给园区企业,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生活保障。同时,园区管委会还积极争取教育部门支持,在园区挂牌成立上杭实验小学坪埔分校,为园区企业员工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加强园区应急服务,2018年底,蛟洋工业区投资500多万,建设了福建省第一家“智慧园区”在线监测监管大数据平台。通过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采集园区联网企业内前段感知设备的报警信息及运行状态信息,高标准、严要求加大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及环保设施设备等监管,将安全环保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提升园区安全、环保管控能力。另外,蛟洋工业区还建设了两座总容量为60000立方米的公共环境应急池,确保事故发生时,污染物及废水得到全部收集,给区域水体免受污染提供二道保障;建设了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组建成立蛟洋综合
 
  应急救援分队,提升了园区的应急救援能力。2016年,蛟洋工业区在福建省率先建立危化品企业应急处置“一图一册一卡”(指挥图、应急手册和应急卡),该处置指挥系统于2017年在福建全省进行推广。
 
  2010年以来,园区已累计投入了30多亿元,3座桥梁、2座水库、污水处理厂、赣龙铁路坪埔铁路货场专用线以及路网、停车场、供电、通信配套等基础设施先后投入使用,工业区综合服务配套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园区正在规划建设标准足球场、室内外运动场、办公服务楼等基础设施,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完善的健身公共服务;建设以仓储配送区、公共设施区、配套设施区、综合服务区相结合的化工物流园区,构建现代物流网络。
 
  展望蛟洋工业区的未来,园区各企业快速发展,园区投资环境不断提升,一批重特大项目正在等待落地,蛟洋工业区正在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蛟洋工业区将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园区硫酸、磷酸、无水氟化氢及含氟气体等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引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和精细化工项目和循环经济产业项目,特别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含氟、磷等新材料、新能源项目落户园区。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申报工作,2022年实现产值500亿元、税利30亿元。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福建“海天”携手共建“智慧海洋”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航天科工空间大数据(福建)中心、联合申报卫星海洋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推动“智慧海洋”重大工程建设、共建航天科工空间应用(福建)研究院、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实现海洋经济发展...
    2017-03-22
  • 福建八大措施促纺织鞋服业发展

    将从金融服务支持、鼓励智能化技改、财税政策支持、推动“互联网+”、健全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管理辅导、培育成长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八大方面,采取具体扶持措施,促进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升级。
    2017-03-23
  • 福建省外贸形势持续回暖 2月进口增长84.7%

    受益国际市场回暖和稳外贸政策发力,福建省外贸形势持续回暖。据厦门海关统计,1~2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696 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 6%
    2017-03-24
  • 福建泉州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实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数字化控制技术在各类装备上的广泛应用
    2017-03-27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