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构建国际商贸物流大通道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28





  据悉,到2018年底,甘肃省物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同比下降1%;批发业销售额增长8%;外贸进出口增长15%,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较上年度再压缩1/3。甘肃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开始运营并初见成效,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中欧(亚)国际货运班列运营效率不断提升。


  到2020年,甘肃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8%,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左右;批发业销售额年均增长8%以上;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10个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培育5个年交易额超100亿元的大市场(物流园区);建成丝绸之路信息港和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物流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增强。


  完善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功能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区位优势,突出重大项目引领,完善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功能,推动通道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甘肃省商务厅负责人指出,抢抓发展的制高点,推进南向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到2020年形成品牌效应,逐步将兰州国际港务区等口岸经济打造成物流、产业、经贸合作互动的国际陆海贸易通道枢纽。“在现已开行的‘兰州号’‘天马号’‘白银号’中亚、南亚国际货运班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行中巴、中欧新线路。”甘肃省商务厅口岸办负责人表示,还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注重企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互动长效发展机制。建设物流设施,整合物流资源,共享物流信息,构建物流体系。加强物流优化、货源组织、货物集散,推动商贸物流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支持国际货代企业在中欧班列目的地合作设立境外物流中心,发挥武威木材进境指定口岸、兰州铁路口岸、白银海关监管仓库的平台作用,支持开行木材、粮食、矿产品等回程国际货运班列。主要目标是到2018年,开行中欧木材、粮食回程班列,建成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2019年,在德国、波兰、荷兰、俄罗斯等国设立境外物流中心,在兰州建成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2020年,与重庆、成都、宁夏等中欧班列运营公司合作,提高中欧班列的货物集散和归集能力。


  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实施外贸突破行动计划。继续“抓大、促小、育新、引强”,积极培育外贸市场主体,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力争2018年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100家,新增有外贸实绩的企业50家,培育2家进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甘肃省商务厅外贸处负责人介绍,依托浙江温州商会等单位,积极承接温州、义乌、深圳物流商贸转移和东部外向型产业及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发展跨境转口贸易,启动建设“中国焉支国际商品城”,逐步形成新商贸集散地、线上贸易区域性分拨配送中心、跨境贸易枢纽平台。支持兰州市申报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稳妥推进跨境电商直购、网购保税等新业务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落地发展。2018年重点做好省政府批复的39个重点境内外展会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工作,加强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扩大该省进出口规模。


  构建市县乡三级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加快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3年完成14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5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00个农贸市场和100个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冷链物流体系,力争到2020年,甘肃省各类冷链仓储静态库容由目前的500万吨提升到1000万吨。积极用好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和部门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冷链物流建设。鼓励商贸物流企业在肉类、果蔬、水产品、速冻食品、乳制品、中药材等主产区和销地市场,建设预冷、加工、运输、储存、配送、冷链车等冷链物流设施。推动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建立冷链流通全程温控平台,对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温度进行监控管理,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


  甘肃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利用专项行动计划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体系,2018年,建成3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1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40个农贸市场、20个冷链物流项目;2019年,建成3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2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30个农贸市场、40个冷链物流项目;2020年,建成8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2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30个农贸市场、40个冷链物流项目。发挥物流带动作用,壮大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资源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产业。着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特点、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靶向型产品和出口导向性产业,建设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基地。


  提高甘肃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贸易、物流及供应链领域的地位。甘肃省商务厅强调,到2018年,建设河西“戈壁农业”示范园,加大武威木材深加工产业项目招商力度;2019年,建设兰州、天水装备制造、电子封装和河西、陇东南有机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2020年,建成兰州新区中亚粮油储运加工产业园,促进形成区域经济跨产业协同和全新发展空间。


  到2025年,交通物流体系、跨境贸易体系及对外开放平台更加完善,物流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货运编组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黄智杰)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甘肃出台方案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为了深入挖掘甘肃红色文化内涵,加快推进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近日,甘肃省委办公厅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制定了《甘肃省2016-2020年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2017-04-06
  • 甘肃今年粮食种植面积将达到273万公顷以上

    确保粮食安全首先从确保种植面积入手。2017年,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将达到273万公顷以上,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2017-04-11
  • 纳入协同发展规划 甘肃藏区迎来发展机遇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四省藏区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具有世界级旅游品牌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被国家旅游局纳入《规划》
    2017-04-11
  • 兰州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升级版”

    兰州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升级版”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甘肃省兰州市商务工作将坚持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条主线”,着力抓好七项重点工作,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升级版”。
    2017-04-1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