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聚焦民企,科技助力脱虚向实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26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以其“特殊身份”不断地发展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逐渐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撑起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形象的概括为“五六七八九”。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特别指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金融业聚焦民企

小微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经成为行业焦点话题,要想解决金融资源分配失衡的行业问题,必须增加金融供给,丰富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更加有效的配置和使用金融资源,提升金融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地增长。“十三五”规划建议部署: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这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方向背后,少不了金融科技的支撑。

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过程中,银行、小贷公司、金融机构的发力不容忽视。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做好金融服务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型、去杠杆、强监管背景下,提高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是金融业战略转型的迫切需要。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两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的限额;设立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工具,引导资金流向民营企业;联合多个部门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召开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座谈会,搭建了民企对接平台等。

 

中国银行《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通过“砸门”、“拆墙”、补短板,不断优化中国银行客户准入、授信审核、风险管理、尽职免责等政策,切实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目前中国银行民营企业授信客户数量占比达到82.4%,贷款余额占比达31.4%,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主要的客户群体。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表示:“支持民营企业,是中国银行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希望同时也是全体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相信民营企业将是我们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支撑,中国银行期待其他金融机构一道与民营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光大银行副行长武健明确表示,只要民营企业“股权清晰、治理健全、产业健康、信誉优良”,在我行都会得到“国民待遇”。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通过合理方式支持其信贷需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金融科技助力实体经济

作为现有传统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以金融科技为依托的互联网金融从诞生之初就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联,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正是互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应用,互联网金融在效率和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已接近8万亿大关,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空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团贷网相关人士认为,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之下,借助互联网金融科技建立大数据的征信体系,能不断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满足传统金融所服务不到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融资需求。

据悉,团贷网自2012年上线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个人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问题,更好地发挥了普惠金融作用,平台撮合的投融资中,有30%-40%是直接或间接为中小微企业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团贷网从客户角度出发,以金融科技为依托,自主研发了智慧风控和运营决策双核系统,配合专业的线下风控团队,提供开放、智慧、便捷的金融服务,运用科技创新驱动普惠金融,帮扶小微企业、双创企业、电商企业及个人成功融资,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在上述相关人士看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大数据信审和风控管理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小微企业融资,可以迅速找到较为完整的征信和运营情况等资料,节省了信息搜索成本。此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可以帮助网贷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快速披露审核结果,严格控制风险,提高贷款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未来,团贷网将持续以推动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为已任,以不断进行金融科技创新为驱动,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团贷网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转自:中国报道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