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柴董事长史新昆:做精现有市场走向中高端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05





  2018年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建厂的第105年,作为最早的内燃机专业制造商之一,全国农机行业及常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百年常柴伴随着我国工业机械的发展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品牌,始终在业界占领着一席之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常柴股份公司董事长史新昆看来,走进新一个百年的常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加快从传统行业向新能源产业的跨界发展,推进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方向转变。


  共轨系统与电控化助力拳头产品升级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上史新昆接受了中国工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在正式采访前史新昆亲自推介了此次亮相展台的M78系列柴油机。作为转型成果的代表作,M78系列柴油是常柴轻型多缸柴油机中的拳头产品,该款共轨柴油机结合了电控高压共轨与DOC后处理技术,排放水平达到非道路欧V排放要求,并且成功通过欧V排放认证,为常柴新一代柴油动力进军欧盟等国际市场打开了全新的一页。现在,3M78系列柴油机在国内非道路领域内配套广泛,已批量用于插秧机、工程机械、植保机械、园林机械等领域,在今年作为推进用主机配套沿海渔船,已经进入了船机领域。


  史新昆表示,共轨系统已经成为用量最大的燃油系统,企业产品将转型围绕这一技术重点推进。据了解,共轨技术用于单缸柴油机上,并且申报了发明专利;对于多缸柴油机,常柴制定了非道路DPF+SCR后处理方案,该方案采用固态SCR,是颇具有创新技术的方案,同时采用农用化肥碳酸氢铵作为SCR的原料,整套SCR系统采购成本低于传统的液态SCR系统,而且使用成本低只有液态系统的六分之一左右。该方案是专门针对收割机应用而开发的,但在拖拉机安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适用于大功率拖拉机。近年来,公司产品在水田型拖拉机、玉米收割机、花生收割机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较快。


  常柴产品无论是单缸机、还是多缸机都已全面实现电控化,机械产品和电控、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产品实现智能化控制、实时监控、大数据收集分析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服务过程中的资源调配提供了依据,做到实时指导、精准服务。常柴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云平台项目、蓝牙诊断仪、售后服务APP、带有远程监控系统T-BOX的柴油机等先后投入应用或投放市场,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常柴正在和阿里云合作,搭建发动机运行参数的远距离采集、传输、存储、运算平台,以提高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常柴近年来还针对拖拉机与收割机开发了G系列多缸柴油机,产品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低油耗及低排放等特点,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农机行业年度产品创新奖,广泛配套于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农机大型骨干企业,G系列柴油机在所属功率档内轮式拖拉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5%,收割机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常柴在产品研发及排放升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道路用国五机型,非道路国三机型都已大批生产,后续的升级产品均在紧张地开发、标定中。


  做精现有产品 开发海外市场


  史新昆认为,在未来发展中,企业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增强常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充分利用公司技术、市场、品牌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做精做强现有产品,巩固和发展常柴在国内农机小柴行业的龙头地位。在非道路领域,对非道路国三共轨单缸、多缸机进一步形成产能、稳定质量,并加快非道路国四全系列产品的开发、认证和量产准备工作,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扩大在收割机、大中型轮拖、工程机械、植保机械、高速插秧机等领域配套量。在道路领域,在车用国五稳定量产的基础上,做好国六柴油机的开发、设计、试制,为公司今后几年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要进一步聚焦智能、物联,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柴油机的智能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让信息更好地为客户、为第三方服务。


  企业依托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有效整合公司资源向海外市场拓展,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市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常柴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做强做精传统外贸市场领域,做强做大优势品种,提升重点新品销售规模;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新市场潜力,努力培育中坚市场。通过海关大数据分析,研究不同市场的潜力和实际情况,明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重点,实施单缸机在海外扩大销售的战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做大外贸的质量生产组织保证体系,并积极寻求投资合作机会,以“产能合作”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开拓常柴产品的国际市场,努力在海外形成新的更大的批量销售。常柴的下一步企业计划是2020年前实现证券市场再融资,完成“百年企业、百亿市值”的战略目标。(记者 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