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接入 财富露出——云锡控股公司精准扶贫纪实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15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有力,再一次向世界宣示了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云锡作为一家已有136年发展史的国有企业,是中国锡工业的“领头羊”,被誉为“云南工业文明的摇篮”。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战中,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发挥优势、砥砺前行,为绿春县大兴镇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落实责任理念扶贫


  云锡自诞生起就担负着科技救国的责任,随着历史的变迁,云锡的责任意识已经深入骨髓。在精准扶贫的号召中,2015年,承载着云南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历史重任,云锡接过了准确扶贫绿春县这面旗帜。


  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绿春县,“贫困人口3000余人,世居哈尼族、瑶族两个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高达48.7%,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


  为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云锡控股公司党委书记张涛、总经理李刚率先垂范,多次深入绿春县马宗村委会进行走访调研,相约哈尼族同胞畅叙小康,召开专题部署会,精心谋划致富路,针对致贫原因抓帮扶,针对群众需求抓帮扶,针对漏项短板抓帮扶,针对稳定脱贫抓帮扶。提出了“三年脱贫发展,两年巩固提升,五年全面小康”的工作目标,向贫困发起总攻。


  目标确定后,云锡人迅速展开行动,百年产业工人的政治性、组织性、执行力,迅速向各个领域延伸。


  一是以“快”凝聚共识精准推进。在全省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动员会后,云锡控股公司以“快”抓思想统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以“快”抓工作部署,自觉把组织实施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作为公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以“快”抓工作推进落实,把提高脱贫质量、精准施策到户到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制定并实施了《云锡控股公司对绿春县大兴镇马宗村委会攻坚扶贫帮扶计划》《马宗村脱贫发展规划》,笃实力行,携手百姓疾驰在奔康路上。


  二是以“责”字,具体落实强化担当。及时修改完善了“挂包帮干部结对分配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常委、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实行云锡控股公司领导、云锡控股公司和锡业股份两级机关部门负责人、所属厂矿单位、坑口车间四级干部整体联动机制,204名干部结对帮扶3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头研究工作方案,带头落实工作责任,带头结对帮扶群众,共深入挂钩点200余次,走访慰问了364户困难群众7次,帮助群众解决难事300余件。8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以入户走访调查、个别谈心、集体座谈、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强挂钩的贫困户的常态化联系,全程参与绿春县脱贫攻坚工作。


  三是突出“实”字,有效衔接精准施策。围绕“精准施策,提质增效”主题,六看六重点(一看房重点分析危房户,二看健康重点分析有无9类15种重病患者,三看劳动力重点分析独居老人户,四看读书郎重点分析教育负担重家庭,五看产业重点分析残疾人户,六看负担重点分析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有的放矢找准“靶子”,扎扎实实打基础,提质增效调产业,重点突破抓整改,积极作为拔穷根,政策宣传促和谐。以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转作风、大调研、抓精准、促落实”专项行动强化“回头看”,完善“一户一卡、一组一档、一村一册”的资料档案管理,识别出364户1580名贫困群众。以“三会一课”为抓手,深入开展党建脱贫“双推进”活动,扎实推进基层“五个基本标准化建设”,全村110名党员主动用“四个意识”的实际行动看齐对标,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村“三委”负责人分片包干农户,实行“网格化”管理,把基层党组织建到“产业链”上,育强“明白人、带头人”6人,切实增强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向心力”,让干部群众找到了主心骨。


  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泥路盘旋而上,一幢幢小洋房坐落在山间,一片片茶园和水稻初具规模。截至今年6月,云锡控股公司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95.2万元,越来越有力度和“温度”正能量在马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嫁接工业理念扶贫


  “贫在人,穷在业,困在销路”,是深入调查绿春县马宗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性问题。云锡控股公司作为百年工业企业,对于产品产业的开发和产业化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经验积累。看准问题后,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探索“嫁接工业理念”扶贫之路。


  2016年,云锡控股公司确立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选定了“养好一只鸡、种好一丘田、采好一片叶、管好一颗树、培育一个合作社”的“五个一”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一是把握实情精准滴灌。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先后编制了《马宗村委会黄连鸡产业培植实施方案》和《马宗村委会精准扶贫“红软米+稻田养鱼”产业整村推进示范实施方案》等精准扶贫措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聚焦“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围绕“4类重点对象”,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改造C级危房11户,重建D级危房32户,公共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深入展开。突出“控辍保学”,促进“直过民族”脱贫工作精准有效推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广大群众崇尚实干,打好产业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组合拳”,推动“五个一批”落地落实生效,惠及贫困群众。


  二是打造利益联接共同体。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紧密联接群众利益、实现共同发展致富”的思想指引下,坚持“一村一品”,突出本村特色,于2016年9月成立了“绿兴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村级党组织+挂联单位+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方式,实施“五个统一”(统一种源、统一培训、统一规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靶向“滴灌”,短期抓好1000亩梯田红软米种植和4.5万只黄连鸡养殖,长期抓牢八角管护提质增收和户均一亩茶叶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先试点,后推广,在马宗村委会所属12个村小组全面推行茶叶、八角提质增效试点,每户帮扶一至二亩,每亩茶叶产量在原来每年400kg基础上提升至700kg,收益从每亩500元提升至1500元左右,为村民增收近30万余元。


  三是培育稳定增收综合体。云锡人秉承“工匠精神”,按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出了“山林+黄连鸡”“红软米+稻鱼鸭”“挂联单位+合作社+三补一培”等增收模式,坚持邀请大专院校专家、种植养殖大户到村内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和支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群众,依靠双手开创幸福生活,4年来,培训黄连鸡养殖技术10次667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64户。培训茶叶、八角等知识12次3000余人。着眼于产业转型和升级,紧扣贫困户脱贫6条标准确定到户项目库,对照贫困村退出10标准形成村级项目库,让致富产业覆盖3124名贫困人口。截至目前,马宗村新增养殖生态黄连鸡4.5万只,发展养殖户254户,全村实现总产值324万元,户均增收1.2万元;发展红软米500户800亩,实现总产值156余万元,户均增收0.3万元,梯田红软米、稻田鸭、黄连鸡成为群众看得见、摸的着、能致富的实体产业。


  2017年,脱贫攻坚战场再度传来好消息:马宗村委会346户15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摘帽,12个自然村在绿春县大兴镇率先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16%……这些含量厚重的数字表明,尽管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压力,马宗父老乡亲的“中国梦”渐行渐近。


  引入文化理念扶贫


  风俗习惯在成为生活方式和习惯过程中,部分内容已经以理念的形式上升到精神层面,从而形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精准扶贫快速推进中,云锡的党政领导在多次深入调研中发现,一些好的产业、项目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一部分村民在致富知识上也得到提升,但在相对落后的文化环境中,一些村规旧俗还牢固地占据于大部分村民的思想中。如果这些固有的文化理念得不到改变,已经形成的产业、项目,终将被湮灭。


  云锡从培育新文化入手,坚决把星星之火,燎出一片富裕的新农村。


  ——制定一部村规民约。以村民自治教育为切入点,聚焦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各项工作,征求广大党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结合马宗村实际,制订《村规民约》,推行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制,构建“村、组、户”三级覆盖网,形成“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三委’、支部党员、生态护林员、村小组干部、妇联委员、乡村医生、村几大员”十员联动的工作机制,让贫困户“被动脱贫攻坚”向“主动脱贫攻坚”转变。


  ——组建一支文艺宣传队伍。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脱贫攻坚始终,引领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12个自然村均组建一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文艺宣传队伍,通过编排广场舞、小品、健身操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为脱贫攻坚加油鼓劲;深入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讲党的惠民政策、讲马宗的发展变化、讲社会和谐、讲民族团结,积极宣传党委政府的扶贫政策,引导群众向党组织靠拢,让群众了解政策、用好政策,转变落后观念;在12个自然村开展文艺演出,解答广大农户在农危改、基本医疗、义务教育等政策上的疑虑,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把群众自力更生的志气“长”起来。


  ——构建一支民族自治队伍。12个村民小组均组建一支由“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副组长、妇女主任、龙头、党员”等人员组成的名族自治队伍和理事小组,主要承担划片包干负责督促群众积极参与到巩固提升脱贫攻坚中;严格按照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马宗村移风易俗实施方案》和《马宗村村规民约》,努力开创乡村建设的局面


  ——用好一面善行义举榜。在12个村小组设置义举善行榜,以乡风文明为目标,每月评选出人居环境模范村,每年评选出“最美农户”“最美脱贫户”,对村组好人好事进行公示,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着力帮助农户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达到村组邻里和睦。并对坏人坏事进行曝光,村民进行监督。截至6月底,开展各项评选活动6次,发放资金4600元,奖金虽然不高,但邻里乡亲的认可度和荣誉感让村民卯足了劲,个个争先不落人后,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擦亮一张党员名片。创新开展“党员+农户”融合教育,挥舞党员“先锋旗”,让党员全程参与到基础资料完善、帮扶措施落实、检查验收中,以党员教育引领农民教育、以农民教育推动产业发展,让支部强起来。明确发展重点。将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安排部署,政治可靠,能带头发展经济的优秀群众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重点培养村组带头人、明白人、科技示范户,切实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好,工作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和农民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110名党员在各自村内认领一片责任区域,联系责任区域内的农户,实现网格化管理。


  ——培养一批文化基因。“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摆脱贫困重要的是摆脱意识和思想的贫困。”深谙此理的云锡控股公司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以教育引导为“动力”,以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为“两翼”,以搭建平台、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科学文化素质为“发力点”,积极推进教育扶贫,2017年,云锡职业技术学院与绿春县教育局签订了《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绿春县开展教育脱贫联合办学协议行动计划》,计划用5个学年时间,吸纳绿春籍500名20岁以下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50名到150名中专贫困生,10名大专贫困生到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减免学费就读。2017年1月,在云锡控股公司的牵线搭桥下,引进了央企“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对口扶贫,与绿春县签订了《捐资助学扶贫项目协议》,每年再向绿春县政府捐资80万元,专项用于绿春县大兴镇辖区中小学教育扶贫,实施一系列帮扶措施,既有真金白银的校园基础设施项目援建,也有思想交流、文化输送等着眼长远的深层次行动。有力促进了绿春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环境改善,闯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有效途径。


  2018年,云锡控股公司坚持脱贫攻坚与后续巩固相衔接,扶上马,再送一程,坚决啃下“硬骨头”,继续加码扶贫资金,统筹整合607万元,致力于打赢、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教育扶贫攻坚战、素质提升攻坚战”五大攻坚战,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五个转变”,以务实担当有为的奋进姿态助推脱贫攻坚,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贫困群众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