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媒体融合 助力企业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张晓哲    时间:2020-09-22





    【第九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主题征文】


  推进媒体融合 助力企业发展


  当今时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媒体格局深刻变革,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让一个全媒体时代加速到来。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他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这一论断,是我们解决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诸多问题的关键。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结合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的融合发展历程,就企业媒体如何走“融合”发展之路谈谈学习体会。


  一、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从“相加”到“相融”


  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媒体的一场自我革命。基层融媒体中心建设从“相加”到“相融”,最终要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必须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位覆盖”的模式,不断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产品创新为动力,逐步形成全媒体报道模式,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中心工作 ,服务职工群众。面对新形势、新变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切实破除编采人员在思考问题和干工作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的旧的思想意识。因此,媒体改革涉及到的每个人都必须主动转变观念,突破旧的思维定式,树立起媒体融合发展的思维方法。这要求传统媒体人员要认真学习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政治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同时,要认真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克服本领恐慌,使自己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步伐。


  2018年12月,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整合原内蒙古铁道报社、呼铁有线电视台和党委宣传部相关科室,组建了融媒体中心。负责内蒙古铁道报、呼铁电视、草原铁路官方微博、微信和呼铁手机报等媒体的出版、更新和维护工作。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融媒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铁集团和集团公司部署要求,把握时度效原则,坚持上下融动、全员发力,打造全媒体、立体化宣传矩阵,实现了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通过资源重组、平台重构、体系重塑,做到机构和人员的“融”、传播方式的“融”、采编各程序的“融”、内部管理的“融”。形成了有高度、有深度、有准度、有热度、有温度的报道声势,良好地传播了声音、传递了信息、回应了关切、提振了士气,发挥了集团公司新闻舆论主阵地的作用。


  二、坚持内容为王,研创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全媒体时代更要做好内容的供给,未来新闻信息传播还要靠优质的内容、鲜明的观点去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因此,只有做好做优内容,才能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人民需要、为人民所用,否则只能惨遭遗弃。因此要加强与职工群众的紧密联系,积极通过多元化形式,研创生产更多、更好、职工更想了解的产品。


  今年以来,融媒体中心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突出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加大新闻宣传报道的力度,为集团公司干部职工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主动发声,为企业发展鼓与呼。


  第一,扣住一个“实”字,重点工作宣传有力有效。上半年,融媒体中心紧抓公转铁、专用线建设、口岸运输上量、铁路沿线环境整治、节支降耗等重点,围绕春运、列车调图、小长假、以及“草原之星”额济纳旅游专列开行的有利契机,以消息、通讯、图解、视频、动漫、沙画、手绘图、体验故事等多种形式,开展重点宣传,使干部职工明确了形势与任务。


  第二、突出一个“深”字,做精做强深度报道。在网络信息时代,媒体信息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内容,主流媒体的新闻就像生活必需品一样,必不可少。融媒体中心在聚合其他平台资源的同时,发挥传统媒体优势,探寻新闻事件背景意义、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向,展示宏观事实、剖析微观真实,做精做强深度报道。《内蒙古铁道》报开设“纵深”版块,紧密围绕上半年中欧班列逆势上量,刊发深度通讯和系列图片,收到良好效果,得到读者一致好评。


  第三,坚持一个“优”字,先进典型宣传引领方向。先进典型人物是集团公司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融媒体中心按照集团公司开展的“一防三保”主题活动要求,制定“一防三保”先进典型报道策划方案,中心采编人员成立专题项目组,深入基层一线各岗位挖掘先进典型,宣传他们在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经营创效、节支降耗等方面的精彩故事,鼓舞人心,凝聚了正能量。


  三、丰富服务功能,使融媒体走近群众、走进民心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质是为了更好服务社会,方便职工群众及时了解时讯。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媒体不再只是新闻发布平台,还应聚合各种资源服务群众,成为媒体+服务的百姓窗口,在服务群众中吸引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然而,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工作生活需要。因此,融媒体中心在建设中及时转变思路,在丰富服务功能上加强设计,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把握群众实际需求,以服务职工群众为重要目标确定融媒体的具体服务功能。


  在服务旅客方面,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旅客关心的资料和信息搬上互联网,进行发布告知。例如,在全路列车调整运行图、旅客购票、乘车、正晚点查询等功能方面进行开发,发挥官方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服务旅客的能力。


  在服务职工方面,提升融媒体平台整体服务功能。例如,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重大方案出台前后,加强政策引导性宣传,更好地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坚持推送发布职工福利、医保、工资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信息。在报纸上增开介绍生活知识方面的版面,刊登青工的人生感悟、游记,以及美食制作、健康知识、摄影知识等内容的文章,供读者学习借鉴。总之,通过丰富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让群众真正用起来、离不开,真正使融媒体走近群众、走进民心。


  四、坚持融合报道,占据新闻宣传阵地的制高点


  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上,融媒体中心结合自身优势,有效整合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形成了新媒体以“短、平、快”第一时间抢占读者,传统媒体以“准、深、细”满足读者的优势互补态势,从而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占据新闻宣传阵地的制高点。


  第一,坚持移动优先。媒体深度融合必须旗帜鲜明地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做到新闻事件的全程全息报道,发挥好移动端即时接收和发布信息的优势。今年上半年,融媒体中心利用草原铁路、内蒙古铁道双微公众号共制作发布各类资讯信息4200余条、总阅读量达5300多万次。持续强化职工思想引领,加大政策解读和形势任务教育力度。利用呼铁手机报、内蒙古铁道微信企业号解读集团公司“职代会精神”和“节支降耗作贡献 改革创新立新功”形势任务宣讲、“一防三保”典型推荐、集中修施工、节支降耗、运输上量、安全生产月等阶段性重点工作专题信息300余条次。


  第二,坚持守正创新,做优传统媒体。融媒体中心对内蒙古铁道报不断创新,在融合发展方面积极探索,首先将《内蒙古铁道》报搬到手机微信平台做成电子报,进行推送,让广大读者能够在手机上随时阅读报纸;同时在集团公司局域网上按期发送《内蒙古铁道》报的电子版,使集团公司各基层站段的车间、班组职工能及时看到集团公司最新的动态信息。《内蒙古铁道》报的数字化、语音化,增加了受众阅读量,强化了新闻宣传的声势和效果。其次,对集团公司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在纸媒上加上相关内容的二维码,链接相关人物或事件的视频报道,扩大阅读信息量,提高精彩呼铁故事的可读、可视、生动性。在报纸的版式设计上,大胆使用新颖的排版方式,精心制作文章标题,积极打造特色栏目和品牌版面。例如,推出 “生活、共享”版面,开设“内铁时评”“说长道短” “第一话题”等栏目,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第三,做好新闻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每当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有了好的报道素材,编辑们及时将相关素材提供给总编室进行深度策划,制作成不同形式的新闻作品及时在三端推送报道,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五、培养优秀全媒体人才,打造高素质新闻工作队伍


  人才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媒体的深度融合最终仍然是人的融合。在传播环境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如何讲好呼铁故事、传递主流价值观,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只有全媒型人才、专家型记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传播的要求,这也是媒体融合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然而,融媒体中心还存在着队伍素质和结构不能完全适应融合发展需要,采编队伍年龄偏大、人员紧缺,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懂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紧缺,制约了媒体融合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融媒体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对现有人员进行融合转型的教育培训,通过实践锻炼、专题培训等方式,引导现有人员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同时,采取选派编辑记者参加全国、全路举办的新闻业务培训班,并邀请专家学者到中心讲课等形式,使编采人员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为提升编采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编辑抽出时间深入一线采访,利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制作新媒体作品,全方位进行新闻报道,不断在增强团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沉心静气做有温度、有热度和有力度的产品,使新闻作品更加贴近一线、贴近生活、贴近职工。


  融媒体中心加强与集团公司各站段融媒体工作室的沟通联系,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通讯员培训班,强化通讯员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同时,选调优秀通讯员来融媒体中心,跟着“师傅”进行一对一实战培训,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融媒体中心还采取为通讯员定题采访或合作写稿等方式,组织骨干通讯员赴基层一线进行现场采访,调动通讯员写作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通讯员的采写能力。


  作者:张晓哲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