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夜间经济”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25





  今年元宵节,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夜场“首秀”反响非常好,业界还随之开启了一波探讨景区发展夜间经济的热潮。

  笔者了解到,全国近3万家景区中,真正开设夜间旅游项目的景区不到10%,景区夜游市场基本处于刚起步状态。但近年来,在“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的发展推动之下,“印象(又见)”“山水”“千古情”三大旅游演艺系列的开发打造,已经对夜间旅游产生了明显的带动效应,这是一个十分良好的开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各地政府、旅游等部门纷纷重视夜间旅游市场发展,多地出台新政策鼓励发展夜间旅游,也为激活夜间经济添了一把柴。

  今年年初北京两会上,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在今年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此外,天津、西安、广州、成都、重庆等地也相继出台政策和方案,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可以预见,景区发展夜间经济将大有可为。

  事实上,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也不只是下餐馆吃吃饭、到KTV唱唱歌,或看看演出和影视。夜间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概念,是指发生在当日晚上6点到次日早上6点,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这是一种基于时段划分的经济形态和服务产业。因此,旅游景区要以夜间经济学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依托,将发展景区夜间经济的经济理念和实践行动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发挥夜间经济的效用。

  笔者建议,发展夜间经济,一是要研究开发文化创意型旅游产品。故宫文化夜游产品受到市场追捧的现象表明,现在的游客旅游需求层次提高,对旅游景区和全域旅游的要求不断升级。因此,夜游产品不仅要开发,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开发,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色彩和民俗特点。以云南丽江黎明景区为例,2015年以来,该景区依托世界自然遗产资源,融合当地傈僳族文化习俗,在景区内红石街开放了夜场,组织当地少数民族与游客一起唱歌跳舞,现场气氛热烈,互动效果非常好。剑川白族原乡的石宝山沙溪寺登街景区,依靠享誉全国的石宝山歌会,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效果非常好,连国外游客也争当白族“金花阿鹏”,用英语高唱“心肝飘”情歌。这种沉浸式对歌体验让游客感到十分有趣,景区人气旺了,营业时间长了,自然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增加收益,连锁反应十分明显。

  二是抓好景区夜间经济试点,培育壮大一批文化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要通过景区夜间经济改革试点,为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特别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旅游景区,提供充分展示文化资源、历史古迹、民族民俗、村落文化等优质旅游资源的样本,带动其他景区效仿和尝试。比如,昆明西山公园风景秀美,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该公园可以联合昆明滇池索道公司在晚间增开夜间索道,推出以“夜观昆明城美景,夏享滇池风凉爽”为内容的夜游项目,为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产品,将其作为开发夜游产品的试点景区,一旦模式成功,必将产生示范带动作用,吸引当地景区争相效仿。

  三是以AI技术和云计算作为技术支撑,实现景区夜间经济消费的精准营销。依托互联网云计算、AI技术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建立景区夜间经济产品供需数据库,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之后精准营销,可以有效提高游客的满意率和景区的收益率。比如云南丽江古城,可以进一步结合大研古城数字小镇和智慧旅游建设等工作,在提升现有酒吧、餐饮、商铺的品质的基础上,整合开发独具特色又符合游客要求的丽江古城夜游项目,盘活当地夜间旅游市场。

  四是借鉴学习国外经验,如设立景区夜间经济首席执行官。从旅游安全的角度来说,夜晚出游的确比白天风险性要高一些。因此,在安全保障方面,建议景区借鉴荷兰阿姆斯特丹“夜间市长”工作机制,对景区“晚九朝五”的夜间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监管、有效防控,保障游客的旅游安全。

  总之,笔者认为,发展景区夜间经济,开放景区夜场活动,是有效缓解景区“白天开门迎游客,晚上关门睡大觉”、游客“白天看风景,晚上数星星”的一剂良方,也是促进旅游景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更是一片值得深度开发、大做文章的旅游蓝海。

原标题:景区“夜间经济”大有可为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