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千年药都描绘“千亿蓝图”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13





  千年药都,养生亳州。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在亳州开辟了第一块“药圃”。而后的千百年里,亳州人与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到明清时期,亳州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


  如今,亳州这片弥漫着药香的土地,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世界闻名的中华药都。依托亳州市悠久的中医药历史和宝贵的产业资源,安徽谯城经济开发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同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电子鞋服加工制造业,先后获批、获评“首批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安徽省劳动关系和谐园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第三届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中药)集聚发展基地”“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多项荣誉。


  2017年,谯城经济开发区实现经营收入增幅近20%。按照规划,园区将在2020年实现地区财政收入30亿元,成为皖北地区综合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千亿元级经济开发区,为亳州这座千年药都,描绘一幅更加宏伟的蓝图。


  创新驱动 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近年来,谯城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比较优势,抢抓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安徽省加快中医药发展政策机遇,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努力把亳州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世界中医药之都”的目标要求,以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依托,加快建设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成药制造、物流贸易、保健医疗、科教研发等完整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在此过程中,香港和记黄埔公司、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天津医药中新药业、珍宝岛药业、北京同仁堂等27家全国医药工业50强和医药商业100强企业纷纷落户谯城经济开发区。2017年,谯城经济开发区签约50个项目,合同金额146.2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27个。由长白山制药集团投资80亿元的安徽省重点项目长白山制药(亳州)产业园正紧锣密鼓地全面施工建设,预计投产后产值将达到400亿元。此外,园区在建续建项目也达到了60个,其中总投资15亿元的六和堂制药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龙仁堂鑫蟾生物科技项目、总投资3.05亿元的至宝全能药业项目正大力推进建设速度。


  作为安徽省现代中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谯城经济开发区积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先后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重大科研平台,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金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1项,拥有发明专利24项。2017年,谯城经济开发区顺利通过安徽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验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挂牌院士工作站3家。


  今年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中药大品种疏风解毒胶囊二次开发的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公司“中药提取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安徽首批省技术创新中心批准组建,同时授牌,为谯城经济开发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固本强基 建设产城融合的生态福地


  园区要发展,基础要先行。近年来,谯城经济开发区按照产城一体化的思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整个园区承载能力得到新的增强——整体拆迁30多个村庄,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征地3.2万亩,20平方公里内基本实现了路、汽、排水、电、燃气、热力、通信“七通一平”,绿化、亮化、交通信号、电子监控全覆盖;总长82.5公里的“六纵十二横”路网全部贯通,与亳州市经开区、亳芜产业园、北部新城区、十八里镇工业功能区融为一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和《亳州市谯城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十三五”时期,谯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将把实施转型升级工程,进一步突出开发区建设作为强化产业支撑的重要平台,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集聚产业和吸纳人口创造条件。


  加强规划引导。将园区发展融入亳州市、谯城区的整体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特点,合理确定产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空间比例,彰显新城特色。提升园区综合功能,合理规划建设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园区与城区基础设施对接,实现一体化布局和联动发展。坚持错位发展,聚焦重点产业,明确1个首位产业和2个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转型发展。推动园区产业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环境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控环境风险。严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等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强化对园区内建设项目在投资强度、亩均产出、税收贡献等指标体系的监督考核。


  建设智慧园区。坚持信息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支持培育和吸引信息技术重点领域领军企业,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拓展传统产业链、提升增值水平,推进园区产业发展智慧化、运行管理智慧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


  提升质量效益。优化园区功能布局,由单一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功能统筹布局转变;从单一的生产型经开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发展、就业改善、人民幸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服务引领 营造高质量“双创”盛地


  截至目前,谯城经济开发区已进驻各类企业3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6家,为了将服务企业落到实处,大到政策的争取、企业的融资,小到手续的代办,谯城经济开发区都努力做好每一项服务。


  据谯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左登堂介绍,在企业服务中,谯城经济开发区把每一个入区项目都分包到人,落实责任机制,分包人员深入到工地,实行一线工作法,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园区还配合谯城区商务局对新增外贸企业进行培训,积极帮助企业融资,联系政府涉经部门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手续代办服务上,园区更是落实到细枝末节,按照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最多只跑一次”的理念,配制专人为企业服务,办理包括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数十项手续,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


  根据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有关要求,谯城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产业聚才战略,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产业集聚人才,继续设立创业孵化资金,积极扶持项目科技创新,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突出专业招才和招商,谯城经济开发区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立足实际,重点引进和培养现代中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以岗位聘用、项目合作和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工作投入机制。同时园区管委会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组织生产一线职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活动,促进岗位成才,逐步培养一批适应园区工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大鹏展翅志高远,振翅腾飞正当时。谯城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内外客商争先开发、投资兴业的热土,一个现代化、生态化的谯城经济开发区正在皖北大地上飞速崛起。随着园区被列入国家级开发区培育期,站在新的起点,谯城经济开发区正以高昂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只争朝夕的雄心,为描绘千年药都的千亿产业蓝图一路高歌,奋勇前行。(张月奎)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江西启动“中国药都”振兴工程

    记者最近了解到,江西省已经启动“中国药都”振兴工程,着力打造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樟树样板”。据悉,2017年樟树市开工建设37个中医药项目,总投资279亿元,其中投资105亿元的“中国药都·樟树岐黄小镇”项目已破土动工。
    2018-01-17
  • 安徽省新登记民营企业去年增长逾三成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工商局获悉,2016年,全省新登记民营企业17 87万户,同比增长32 27%。截至去年底,我省实有民营企业73 33万户,同比增长27 7%,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等领域
    2017-03-21
  • 安徽农村电商迈向“2.0时代”

    2016年以来,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促消费、畅流通、惠民生”重要工程和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不断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2017-03-23
  • 2016年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9%

    2016年,安徽省深入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2017-03-2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