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焦点切换至强预期 螺纹钢价格或震荡偏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09





  进入10月份之后,随着旺季需求走弱的趋势确定,加之钢厂亏损幅度扩大、负反馈预期增强、原料价格松动等多重因素影响,螺纹钢期货价格延续了9月下旬以来偏弱的运行态势。但10月下旬之后,受1万亿元国债消息的影响,市场对于政策加码的预期再度转强,螺纹钢价格随即触底反弹。截至10月27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为3724元/吨,较10月23日低点上涨152元/吨,涨幅为4.26%。


  笔者认为,11月份之后螺纹钢价格或继续呈现震荡向上走势。


  需求下滑趋势延续,环比已经有所改善


  第三季度以来,钢材需求总体延续了之前的下行趋势。但从单月数据来看,已经有环比改善的迹象。具体来看,9月份房地产投资降幅仍在20%附近,但受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央行下调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影响,销售数据已经边际改善,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降幅较8月份收窄4个百分点。


  销售端的改善及融资政策的边际宽松则带来房地产企业资金面情况的好转,9月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降幅相比8月份收窄7.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分项增速则是4月份以来首次转正。资金情况的改善又带动了新开工情况的边际好转,9月份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15.18%。


  基建投资累积增速延续了6月份以来的下滑趋势,但单月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灾后重建和提升防灾救灾能力,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并提前下达了下一年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这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形成基建的实物工作量。另外,近期天气对施工的影响有所减弱,沥青装置开工率连续3周回升,也预示着后期基建投资会有所好转。


  总体来看,第四季度建筑业需求同比仍然会延续下行趋势,但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季环比会有所改善。


  限产政策和利润决定 第四季度钢材供应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3个季度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加了1356万吨,但受钢厂持续亏损影响,日均产量数据已经连续3个月回落,且9月份单月粗钢产量自5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第四季度的钢材供应主要由限产政策和钢厂利润两大因素决定。


  生态环境部最近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不得随意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提高预警级别、延长预警响应时间等。根据笔者测算,第四季度钢材需求同比基本持平,若实施严格的限产政策,极可能导致阶段性供需错配。后期钢材供应更多需要通过利润进行调节。


  因减产力度持续小于预期,进入9月份之后,钢厂亏损幅度加大。根据笔者测算,长流程螺纹钢企业最高亏损幅度接近100元/吨。据统计,全国247家钢厂盈利面已经连续12周缩小,截至10月27日已经缩小至16.45%。受此影响,主动减产检修的钢厂逐渐增多,高炉日均铁水产量也从9月底的248.99万吨回落至242.44万吨。


  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利润调节钢材供应,持续时间会比较长,过程会比较曲折,一旦利润有一定修复,钢厂又会马上复产。同时,今年初以来钢厂原料库存都处在历史低位,如果高炉日均铁水产量一直在240万吨以上的话,可能会导致原料价格持续偏强,从成本端对螺纹钢价格形成支撑。


  受电炉钢生产持续亏损,加之10月份之后铁矿石价格阶段性回调,导致废钢性价比降低等因素影响,电炉钢产量再度回落。不过考虑到短流程钢厂前期的减产比较充分,所以后期其对供应总量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但电炉钢的谷电成本仍是螺纹钢盘面价格运行面临的主要压力。


  淡季到来,市场焦点或再度转向强预期


  近两年黑色系期货板块呈现明显的“淡季讲预期、旺季看现实”的特点。眼下建筑钢材需求又处于由旺季向淡季切换的时间点,且11月—12月份还会有一系列经济方面的重磅会议召开,市场普遍预计还会有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加码。


  海外方面,美国11月份大概率暂停加息,且从美国的就业、通胀等数据来看,暂时看不到经济衰退的迹象。国内方面,国内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数据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从库存周期持续时间等指标来看,第四季度国内可能会从主动去库存转向被动去库存,如果能出现中美库存周期的共振,则会利好商品价格。所以,未来两个月钢材市场的关注焦点或再次从弱基本面转向强预期。


  综合以上分析,11月—12月份螺纹钢需求同比将延续下行趋势,环比可能会出现改善;利润对供应的调节可能还会继续,但持续时间较长,过程也会比较曲折,故成本支撑因素也会存在。同时,根据黑色系期货“淡季讲预期、旺季看现实”的特点,后期市场关注焦点可能会再度切换到强预期,预计未来1个~2个月螺纹钢价格运行区间为3600元/吨~3900元/吨。(刘慧峰)


  转自:中国冶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