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强势复苏 上市公司三季报大幅预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0-20





  10月16日晚间,首旅酒店公告称,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6亿元至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此外,长白山、张家界、众信旅游等多家餐饮旅游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喜。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旅游业强势复苏,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向好。


  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旅游产业强势复苏在景区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中有直观的体现。10月9日晚,长白山披露的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景区接待游客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47亿元至1.57亿元,同比增长675.09%至714.21%。


  10月13日晚,张家界披露的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4500万元至5800万元,而上年同期公司亏损约1.44亿元。公司称,虽然因大庸古城公司折旧摊销及财务费用导致公司仍出现亏损,但随着旅游市场恢复,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除了国内游,出境游市场也快速恢复,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回暖。以出境游龙头众信旅游为例,公司10月13日晚披露的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00万元至1500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约1.32亿元的亏损,实现大幅扭亏。


  众信旅游表示,公司经营环境持续改善,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自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以来,第三季度盈利继续扩大。


  与旅游市场密切相关的餐饮类上市公司业绩快速提升。10月13日晚,金陵饭店披露的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旅游酒店市场回暖,餐饮、住宿等消费需求增长,公司酒店板块经营业绩比上年同期增长较大,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500万元左右,同比上升82.42%。


  餐饮龙头同庆楼业绩更是大幅增长。10月9日晚,公司披露的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76亿元至2.39亿元,同比增长100.88%至171.78%。同庆楼称,公司三轮驱动战略已初步成形,餐饮业务稳步前进,宾馆业务已经驶上发展快车道,食品业务增长迅速,三个板块业务之间形成积极的正循环机制,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将因此持续攀升。


  旅游业加快复苏


  今年以来,出游人次大幅增长,旅游产业加速复苏。


  以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为例。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从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市场数据看,需求高涨、产业创新和政策促进的叠加效应,助推假日旅游市场再创历史新高。”在10月12日举行的第七届景区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旅游经济开始步入市场内生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


  民生证券表示,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国内游火爆,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旅游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出境游方面,第三批出境团队游目的地公布后首个假期,供需双端激活,需求端较为旺盛,全年出境游表现有望向好。


  在戴斌看来,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旅游数据展现出旅游消费进一步向“三区一圈”(度假区、景区、街区、商圈)集中,个性化的多样需求正重构旅游产业新格局。合家出游、近郊度假、城市漫游、兴趣旅游、反向旅游、夜间游等构成假日旅游市场的“多样性+个性化”特征。


  政策大力扶持


  旅游业强势复苏,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7月25日,国务院召开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进一步对促进旅游业加快恢复发展作出明确部署。


  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加强入境旅游工作、提升行业综合能力、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提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工作措施。


  《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惠民政策;加强入境旅游工作,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提升行业综合能力,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强化保障措施,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机制等。


  同时,多地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方式,真金白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以三亚为例,中秋国庆长假前夕,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三亚市商务局、三亚市旅游发展局等部门统筹文化旅游市场供给,会同多家文旅企业协同打出“组合拳”,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推出特惠产品、发放消费券等多项文旅惠民措施。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