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博物馆“上新”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9-13





  截至目前,全市备案博物馆43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各具特色;到2025年底,建成以国有博物馆为骨干,以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布局。


  “园林恢复、陈列布展、文物修缮等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招聘展馆讲解员。”8月31日,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馆长康广河说,淮军公所经过改造提升,9月下旬正式开馆后,将成为集古建艺术、民俗文化、文旅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区。


  保定市淮军公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北方目前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清代徽式祠堂建筑和北方清式木结构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东西合璧、南北兼容、别具一格。


  保定市历史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从燕下都遗址、定窑遗址,到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等,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498项、A级旅游景区53处。这些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为“博物馆之城”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分析研判博物馆资源、发展条件的基础上,2021年,保定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建设目标,助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保定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备案博物馆43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各具特色。


  强化规划引领。保定市印发“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围绕构建“燕赵风骨、直隶风韵、革命风华、京畿风范”文化风貌,推动全市博物馆在发展定位、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完善提升,使“博物馆之城”成为保定享誉全国的金名片。


  为达成这一系列目标,该市通过增量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逐步增加博物馆数量和完善博物馆基本功能。实施“博物馆+”战略,推动“+博物馆”发展,到2025年底,建成以国有博物馆为骨干,以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博物馆事业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在清河道署旧址上成立的保定水利博物馆,成为集文物收藏、水情教育、研学、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专业类博物馆;晋察冀边区银行筹备处旧址博物馆,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晋察冀片区名单,入选河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西高庄文史馆、竞秀区小磨香油博物馆、古城香文化博物馆等一批富有保定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纷纷“上新”,成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丰富展览活动。在增加数量的同时,该市不断加快博物馆提档升级,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展示手段更加多元,线上线下、馆内馆外活动丰富多彩,互动性、针对性更加突出,博物馆资源逐步“活起来”,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保定市博物馆策划推出原创临展《遇鉴——保定市博物馆馆藏铜镜展》,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举办《清代幕府专题陈列》,涿州市博物馆举办《督亢秋成农耕文化展》……大量原创展览各具特色、亮点纷呈。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博物馆已举办展览25场,开展活动162场,惠及观众15万人次。(记者李连成)


  转自:河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