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中国电池企业仍需苦练内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9-13





各地锂电池出口火热、增势喜人


居安思危,中国电池企业仍需苦练内功


  作为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之一,今年以来锂电池出口增势喜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锂电池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58.9%。与此同时,近期,各地也相继公布了1-7月锂电池出口的亮眼表现:辽宁省锂电池出口24.58亿元,同比增长66.40%;广东省锂电池出口增长23.9%;江苏省锂电池出口552.1亿元,同比增长51.4%……


  “海外需求增长、技术优势凸显、产业链完善等因素共同推动锂电池出口保持良好增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未来,来自三个领域的机遇将推动中国电池出口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具体而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需求的增长为电池出口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国电池出口预计将持续增加;中国在电池技术及生产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如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有助于提升中国电池的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也将为锂电池创造更多的出口机会。


  但值得警惕的是,欧盟电池新法规《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日前已生效,并将从2024年2月18日起强制执行。业界认为,这将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向欧洲出口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电池企业应未雨绸缪尽早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锂电池出口增势喜人


  坐落于江苏常熟的苏州新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热火朝天,全自动机械手臂精准配合,一枚枚电芯流畅地进入包装程序。


  苏州新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锂离子电池及动力系统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产业链优势迅速抓住了国际市场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欧洲的电动巴士和船舶市场显著扩大。“目前,公司在全球市场已覆盖23个国家、47座城市,生产的锂电池产品80%销往欧洲国家。今年1-7月公司锂离子电池向欧洲出口额约为2.4亿元,同比增长3.8倍。”该公司外贸副经理陈欢说道。


  在江苏金坛,蜂巢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也是一派繁忙景象。这家专业从事动力电池生产的企业目前订单量充足,7月产值同比增长约12%。


  记者了解到,在数字外贸平台阿里国际站上,近一个月来锂电池在海外买家市场的需求同比增长了51%,主要以美国、德国市场为主。


  出口迅猛增长的同时,企业出海布局也在持续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已有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十余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公布了海外投资计划。


  锂电池出口保持良好增势,在朱克力看来,首要原因是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逐渐恢复,原材料供应趋于稳定,为中国锂电池生产和出口提供了保障。其次,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锂电池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中国锂电池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对锂电池产业也给予了政策支持和鼓励,对锂电池出口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此外,中国锂电池生产技术已逐渐成熟,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使得中国锂电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也持相似观点,他向国际商报记者分析,一方面,海外需求持续增长。全球电动车市场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需求持续增加。中国锂电池产品质量好,价格竞争力强,能够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中国在锂电池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生产出高性能、高安全性的锂电池产品,受到海外客户的青睐。


  未雨绸缪应对新挑战


  虽然国产电池出海前景向好,但依然存在挑战。8月17日,欧盟电池新法规《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生效,并将从2024年2月18日起强制执行。根据这部法规,从2027年起,出口欧洲的动力电池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有分析认为,这将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向欧洲出口产生重大影响。


  据华泰证券分析,《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的实施对中国产业链或将带来三方面影响:碳排放的相关要求或将强制出口企业进行零碳转型,在生产技术上将朝高效低能耗、环保低碳等方向进行革新;有望倒逼国内回收体系完善,长期来看将带动国内产业链的绿色转型,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回收要求趋严或利好已和海外厂商合作布局回收业务的企业;“电池护照”旨在确保供应链的透明度,出口企业将面临“护照”数据库建设、“护照”管理系统维护及国际统一标准构建等挑战。


  对此,专家认为,未来要稳定出口,中国电池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张孝荣表示,《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的实施对中国电池企业出口形成新壁垒。企业需要适应新的法规要求,增强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的合规性,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进入欧洲市场。同时,企业还需加强与欧洲客户的合作,加强对当地进行产业投资,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要稳住对欧洲出口,应拓展、加强与欧洲企业合作,如在欧洲建厂等。此外,在合作模式方面,建议中国企业主要负责技术和生产。


  朱克力建议,中国企业首先应仔细研究该项法规,掌握其对电池生产和销售的具体要求,以及任何可能影响其业务的限制,增强合规性。其次,要根据法规要求改善其生产和质量控制流程,包括采用更环保的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质量检测等,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再次,要加大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开发出更符合环保标准、更高性能的电池产品。同时,要选择更环保的材料供应商,或者改进自身采购流程,以确保其供应链尤其是涉及电池材料的供应链符合欧盟的环保法规。最后,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拓展出口目的地,考虑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其他更多市场寻找机会。


  助力企业出口,海关也在全力以赴。针对《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相关内容,江苏常熟海关靠前服务,积极帮扶企业应对新法规,在严格实施检验鉴定、确认包装的适用性和使用方法符合技术性标准要求、保障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同时,优化出口检验模式,推出“预约查验、即到即验、分级管理”服务包,帮助企业压缩物流成本、缩短交货周期。


  “前期海关主动联系我们,与我们共同研究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对电池出口可能造成的影响,这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陈欢说。(记者 邵志媛)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