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赋能 山东济南高新区描绘新旧动能转换新图景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5-25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山东省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要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部署,济南高新区积极探索“生态赋能”型发展模式,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简洁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构筑济南市“四个中心”建设主阵地,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园区。

jinangaoxinqu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主动求变 探索“生态赋能”型发展模式


  新时代需要新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新经济、探索新模式,是济南高新区贯彻中央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战略转型、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抉择。


  “如果我们的发展方式‘涛声依旧’,产业结构还是‘那张旧船票’,就永远登不上高质量发展的‘巨轮’。”2月22日,春节之后的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负责人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余音在耳。新旧动能转换既来自“无中生有”的新动能,也来自“有中出新”的旧动能升级。相对于旧动能升级,山东短板更在于新动能的缺乏!全国的互联网百强企业山东只有2家,排名还在60位以后。滴滴打车、支付宝、微信红包等具有超前引领作用的创新模式,原创都不在山东。网红“独角兽”企业更是没有一家。济南高新区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园区,未来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引领山东省培育新动能的重担。


  新跨越需要新模式打造。27年来,济南高新区一直践行创新发展之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济南市科技资源最密集、产业最先进、创新创业最活跃、改革开放最领先地区。但与一流高新区相比,济南高新区新经济能量级弱,发展模式、理念不先进。实现新时代跨越发展,需要做到理念领先、模式创新,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新实践,用生态赋能模式引领园区经济、社会、政务、环境等跨越升级,探索形成一套领先全国、可复制推广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抓住契机 构建“生态大森林”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济南高新区结合山东省十一次党代会工作要求,以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赋能”型发展模式,按照“构建生态,赋能发展”的发展主线,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简洁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争当“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主力军,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园区,树立国家高新区生态赋能发展新标杆。政治、政务、创新创业、自然、社会五大生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机统一、互为一体。


  济南高新区将通过“三步走”战略,打造世界级赋能生态。


  2020年,济南高新区五大生态将现雏形,人才、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高度汇聚,跻身全国10强、成为全国一流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00家,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瞪羚企业超过100家,独角兽企业1家。


  2025年,创新创业、自然、社会、政务和政治生态基本建成,全面释放生态效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5%,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瞪羚企业200家,独角兽企业3家。


  2035年,构建形成世界级创新创业生态,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达到新高度,成功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构建生态 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生态赋能”型发展模式的核心要义:“构建生态、赋能发展”,就是用“生态化”的理念和方式,赋能园区创新创业、政务、社会、政治、环境等领域,打造开放融合的动态平衡系统,实现储能、育能和释能,为济南高新区的全面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


  让创新创业生态更加富有活力。目前,济南高新区已经推出史上最强人才20条政策,对人才创业、安居提供一揽子政策支持,将人才引进上升至战略高度。下一步,将瞄准国际产业前沿和竞争制高点,包括量子通信、大数据、氢能源、干细胞、机器人等领域,吸引全球、全国创新创业者,培育伟大创业者,成为山东第一创新创业高地。


  齐鲁软件园是目前济南高新区最大生态平台,建有软件信息、集成电路、数字传媒、通信测试、量子通信、超算中心等1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引了2700多家信息技术类企业入驻。未来济南高新区将重点聚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化众创空间、生态赋能型孵化器、开放式实验室等新平台,以及孵化器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组织。


  与此同时,园区还建立了高成长企业挖掘和培养机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爆发式增长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加强平台型企业打造,支持浪潮、重汽、齐鲁制药等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构建大企业生态圈。例如,潜力独角兽韩都衣舍,原本是一家服装电商企业,通过开放赋能型生态系统构建,形成生产、客服、储运、摄影、品牌、培训建设等全链运营,孵化出“鲸灵说”“共读书房”“红透社”等200多个创业品牌。


  当下,济南高新区正在重点聚焦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通信等,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包括引进世界芯片巨头英国ARM公司设立“智能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引入ARM全球生态体系中的低功耗芯片、无线射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产品和技术,打造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物联网产业、高端制造业的支撑平台;创建浪潮大数据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筹建国家量子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和量子产业谷,推动量子通信关键材料与部件研发突破,打造国际领先的量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为让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济南高新区还在不断生态赋能园区政务、社会、政治、环境等领域。


  让政务生态更加简洁高效。2016年5月,济南高新区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了以提效率、增活力、强内功、创环境为主旨的体制机制改革之路:推进大部制改革,理顺优化行政职能体系和行政事项运行环节。KPI绩效考核,实行全员聘用管理、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薪酬。包括管委会领导在内所有人员的职务、职级、工资、身份等全部封存,一律按岗位管理。面向未来,济南高新区将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深化商事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全力构建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一流环境,打造简洁高效的政务生态。


  让社会生态更加诚信法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事业、社会信用、社会法治建设,探索共享共治新模式,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打造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增强“高新人”幸福感。


  让自然生态更加彰显魅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治霾攻坚、蓝天保卫、山水治理,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水平。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以打造城市特色街区为突破点,深入开展以“十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提升工程,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和谐文明”的济南高新区形象,建设绿色园区、田园新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让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注重标本兼治、破立并举,匡正用人导向,营造层层树新风、人人争先进的良好干事氛围,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构建生态,赋能发展,济南高新区已经树立起核心聚集、市场主导、融通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


  得益于这一发展理念,今年一季度,济南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968户,累计达4.6万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税收比重达到91%。现代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1-3月份,第三产业累计实现区级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36.8%。一季度外贸工作实现了开门红,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出口额及增幅、进口总额均位列济南市第一。济南高新区正在建设全国一流园区、争当济南“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主力军、引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进。(田珊 申红)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山东济南高新区成功跻身

    山东济南高新区成功跻身"百亿方阵"

    近日获悉,截至2017年12月15日,济南高新区累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58亿元,同比增长14.6%,成功跻身“百亿方阵”,成为济南市第2个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县区。
    2018-01-22
  • 山东济南高新区:打造生命科技新动能创新聚集区

    山东济南高新区:打造生命科技新动能创新聚集区

    作为济南高新区“一区两城两谷”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生命科学城以专业化规划、专业化招商、专业化服务为理念,围绕“大健康、新医药”的战略定位,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装备、抗衰医美、健康养生”等产业领域
    2018-01-24
  • 山东济南高新区:培育新动能 争当主力军

    山东济南高新区:培育新动能 争当主力军

    2017年,继获批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济南高新区又获批建设“侨梦苑”,成为6000万华人华侨战略资源的重要供给地。
    2018-03-09
  •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将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将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

    《山东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省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
    2018-03-1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