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宣讲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近年来,龙岩市永定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奏响理论宣讲最强音,聚焦“谁来讲”“讲什么”“如何讲”的根本性问题,不断吹响“红喇叭”,传递好声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重“多元融合”,让宣讲队伍“强起来”
做好新时代理论宣讲,关键在人,那谁来讲?龙岩市永定区局(分公司)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宣讲员、处处都是宣讲地”的“大宣传”理念,按照“专家讲精神、干部讲政策、骨干讲技能、先进讲事迹、青年讲理想”五队共讲模式不断充实“红喇叭”宣讲队伍,并根据不同宣讲员在知识、技能、岗位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安排个性化培训,不断提升宣讲队伍能力。
在烟田,可以看到技术骨干在为烟农宣讲烟叶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烟农技术水平;在站所,可以看到薪酬管理员在向员工宣讲最新人事政策,让干部职工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在青年大讲堂上,可以看到青年员工分享业务知识及畅谈行业前景……
图为“红喇叭”宣讲队员深入龙岩市永定区红色教学点录制红色故事微党课。龙岩市永定区局(分公司)供图
突出“内容为王”,让宣讲内容“实起来”
理论宣讲,讲什么?龙岩市永定区局(分公司)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行业发展全局、地方发展格局,注重用小故事阐释大理论,以小变化折射大发展,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
——突出政治性,讲好红色故事
在红色资源丰富、革命遗迹遍布的永定区,“红喇叭”宣讲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中央红色交通线、牛牯扑等重要红色革命遗址为宣讲阵地,聚焦讲好本土红色故事,积极打造红色故事微党课,用红色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提升人。
——突出时代性,讲好时代故事
“红喇叭”宣讲队紧跟时事、时政,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下基层”宣讲活动等,用“白话”“土话”、客家话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讲好时代故事,源源不断地为党员和群众带去精神“大餐”。
——突出针对性,讲好烟草故事
开展“我与烟草共成长”活动,通过全员讲与烟草共同成长的奋斗故事,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深入宣讲永定烟草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鼓舞人、感召人。
图为“红喇叭”宣讲队员深入龙岩市永定区春霭园社区宣讲红色故事。阙素琴摄
聚焦“守正创新”,让宣讲方式“活起来”
长板凳、小椅子,面对面、心贴心……在龙岩市永定区春霭园社区凉亭边,一场由“红喇叭”宣讲队组织的“红色板凳会”正在火热地开展。只见群众坐在小板凳上,听着“红喇叭”宣讲队员用客家话宣讲永定红色故事,宣讲队员讲得有声有色,群众听得津津有味,实现宣讲者与听众的“双向奔赴”。
如何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能领会?这是“红喇叭”宣讲队一直在思考的事。龙岩市永定区局(分公司)积极探索小板凳、小广播、小视频和微党课、微朗读、微故事、微分享等“三小四微”宣讲模式,不仅如此,还结合客家山歌、三句半、“双语”(普通话+客家话)等不断丰富宣讲形式。
一场场生动的理论宣讲中,“红喇叭”宣讲队员把“书面语”译成“土味语”,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让人民群众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产生共情,从而激活“末梢神经”,不断凝聚起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力量。(阙素琴)
转自:永州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