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指成拳促发展 乡村振兴勇争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2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湖南湘潭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全面贯彻国家和烟草行业各级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安排和工作要求,坚持强党建、夯基础、抓规范、带队伍、促发展的基本思路,聚指成拳,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产业兴旺:挖掘乡村经济增长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该局(公司)紧紧围绕产业兴旺这一目标,着力调整优化帮扶村农业产业布局,不断增强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着力解决困难户就业难、增收难系列问题。

在帮扶村乌石峰村,该局(公司)配合村委按照村发展规划,全力配合建设好村支柱产业——三十六坊。三十六坊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利用非遗项目和自然资源,打造一个以非遗体验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区,不仅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消费,还能够带动周边的农副产品销售和就业创业。

在帮扶村韶河村,该局(公司)大力培育新产销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扩大韶河生态水产养殖合作社规模,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打造韶河村的腐乳、绿壳鸡蛋、桑园、腊肉等农产品品牌,整合韶河村文旅产业,桑葚基地新增游客采摘体验项目。同时,该局(公司)联合乡镇、优质电商,收集乡村好物和助农信息,优选名优土特产、农副产品,着力发挥“湘村636”流通品牌效应,利用“湘村好物直通汇”“银烟驿站”平台,通过消费扶贫、直播带货、特产福袋、线上销售等方式,对于动销快、毛利率高的当地乡村或联点乡村振兴点农副产品进行重点推广和扶持。

在帮扶村大田村,该局(公司)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及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抗旱防洪能力,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进道路、水利、电力、网络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抓紧对接,购买或租用设备设施,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合理降低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态宜居:打造乡村环境新面貌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条件。该局(公司)紧紧围绕生态宜居这一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镇村网格管理机制,管控好全村秸秆禁烧,降低燃煤污染,加大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力度。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群众在维护沟渠、河道、塘坝等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持镇域河渠、塘坝水面、堤岸两侧干净整洁。利用本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多沟通、对接,着力解决入村集团的实际难处,抓好入园道路建设,创建宜业、宜居、宜游、宜文的特色乡村。

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路硬化、水塘修缮、村部建设等乡村振兴帮扶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深化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结合村实际,抓好改造厕所的复查维修,积极主动配合施工队伍,卫生厕所改造普及率达85%以上,不仅改得好,更用得住。

着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立足帮扶村实际,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整治内容,开展民居院落“四清五化”整治活动,重点解决村庄内外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帮扶党员带头做好垃圾分类,主动宣传垃圾分类小知识,带头参与文明劝导,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环境建设。努力朝着打造“诗画田园乌石峰,乡村手工博物馆”的美丽村庄目标迈进。

文化赋能:树立文明乡村新形象

乡村要振兴,文化如甘泉,润物无声,又无处不在。该局(公司)围绕文化赋能目标,加快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评选“五星级文明户”活动为契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以寻找“最美家庭”为平台,面向村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家庭,广泛征集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模范”“文明户”评选,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充分利用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开展“送文化下乡”“送党课下乡”“送文娱活动下乡”等主题活动,宣讲红色故事、文明事迹、播放正能量电影,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村文化广场,积极培育民间艺术团体,深入开展歌唱、舞蹈、表演、戏曲、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围绕“春节”“国庆”“重阳节”等节日活动举办节日庆祝相关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艺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力。

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摒弃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农村科普和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倡导乐观向上,诚信友爱,崇尚科学,懂法守法健康文明新风尚。

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屋场建设,按照市县文明办的要求,大力推进全村美丽庭院创建,完成3个美丽屋场建设,“美丽休闲乡村”雏形初显。

高效治理:开创和美乡村新局面

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毛细血管,最具感知力。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根本,只有把乡村治理好,农民保障好,乡村振兴才有基础。该局(公司)着力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向帮扶村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加快建立和完善村各类组织,鼓励和激发各类组织发挥作用。协助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利用帮扶村“党员活动室”、银烟驿站实现阵地规范化。结对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开展联学联建活动、集中学习,推动组织生活正常化。选派“红心宣讲团”送课进村,开展政策宣讲进乡村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组织党员参加义务劳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加强村支“两委”干部教育培训,严格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

积极建立“两会一约”,有效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的作用,主动化解农村各类社会矛盾,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建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能,维护农村和谐稳定。通过“一支部一小组”,推广政策微讲堂、新风微广场、红心微书屋、服务微站所、助农微平台,促进民生帮扶质效和乡村治理水平提升。

严格落实精准服务群众机制,进一步细化完善全村网格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确保省城不去、县镇不聚。扩大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持续抓好村务公开基本制度落实,全面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村级工作规范化水平,使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民主管理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村务公开满意率达到95%以上。

生活富裕:推进民生事业新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生活富了,农民才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局(公司)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开展脱贫“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已脱贫户跟踪服务,做到脱贫不脱钩,防止返贫。对于巩固脱贫成果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对因各种原因可能出现返贫的对象,纳入动态监测系统,及时采取有效帮扶措施。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的关心关爱服务。努力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续保全覆盖。关心、关注、关爱弱势群体,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扭转群众增收致富后续乏力局面。

鼓励引导有志于在农村发展的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回乡创业,联合金融机构开展电商、创业、种植、养殖等内容的助农培训、技能培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湘村636”便民区、帮扶联建点、学校设置捐赠书籍点,集中收集企业、爱心人士捐赠的图书,供消费者、学子们免费借阅。设立便民服务柜,发布企业招工、技能培训、惠民政策等信息,方便当地村民及时知悉,打造便民利民服务窗口。

利用好地方政府和社会的优势资源,为帮扶村的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通过农村土地流转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整合集体资源,改革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村股份合作社经营机制,扩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实现资产变股权,村民当股东,为今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烟草企业产业链资源优势,立足当地实际,更好推动帮扶村‘五个振兴’,用实绩实效彰显国有企业‘三大责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湘潭市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陈重  王楚涵)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