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制造”变“智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18





  作为工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领域,数字孪生、智慧油田的发展见证了工业互联网催生的新业态。


  11月8日,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多个拥有核心专利的项目获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数据、安全体系不断完善,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


  数字孪生赋能水利工程


  在新疆一水电站,三台水轮发电机组已成功部署在地面式主厂房内,并借助元能星泰(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元能星泰)研发的数字孪生技术,有效增强了水电站工程的信息感知能力。这一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水电站工程的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


  元能星泰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我国众多水电站中,确保设备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实现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


  在能源工业领域,由于资产密集、系统复杂且稳定性要求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迫切的需求。元能星泰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部分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浅层阶段,仅仅实现了传统信息系统的简单集成,融合性较差,由此产生了诸如交互方式烦琐、决策优化水平低、人工成本高等突出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元能星泰采用了数字孪生技术,该技术集成了全局监控管理、设备状态监控、设备健康诊断、设备仿真运行、人员定位管控等功能,目前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水电站工程上得到了应用,同时在燃机电厂、变电站、压气站等近百个工程项目上均实现了落地应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设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和风险。


  服装智造实现“量体裁衣”


  当前,工业互联网一系列新技术正在推动纺织服装业的智能化发展。杭州得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得体科技)创始人程虎林介绍,传统的服装行业供应链模式从接到客户需求到交付,往往需要历时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然而,得体科技的一站式供应链模式可以在7天至15天内完成交付,这是通过自主研发的5G智能工厂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实现的。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决策系统,通过软硬件系统升级,实现了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学习等功能,将原本需要厂长、组长与技术人员等协同完成的工作交由 AI算法替代完成。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和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帮助传统工厂升级为智能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智能预测、智能排程、智能路径、智能组网、智能调度功能,不仅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投入,还帮助服装生产企业降本增效。


  从传统人工制造走向现在的机器智造,在智能化的变革之下,服装纺织业也在进行着数字化的升级,探索传统制造业的更多应用场景。


  智慧油田装上精密“扫描仪”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研发的“智慧油田工业物联网WIA-PA技术与系统”项目获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该项目通过构建油田生产全覆盖的工业物联网系统,打造出网络、硬件、软件一体的工业物联网生态,可以实现对偏远分散油井生产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测,形成集远程计量、故障诊断、节能优化于一体的智慧油田生产新模式。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油田采集'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难题,实现油田的智能化管理。”上述项目相关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于海斌介绍,目前,智慧油田系统已覆盖大庆、辽河等油田的油水井2.5万口,有效解决了广域大规模采油井的实时监控难题。


  目前,团队围绕该项目的创新成果已拥有专利100余件。其中名为“一种油田管理系统与方法”的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传统的石油开采领域的油井开采过程中,设备状态信息滞后,采油优化策略延迟的问题。该专利提出,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根据油井的实时状态与云端的分析优化算法进行交互,达到油井的实时数据监控与优化控制的目的,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开采策略,达到产能最大化的目的。


  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也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风口。“如果说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始,那么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推动形成这次工业革命的高潮,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并将引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主任周济表示。(记者 叶云彤)


  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