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原创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拉上钉钉等“兄弟”公司 网商银行升级数字供应链金融 未来五年将服务1000万小微经营者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9-04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尤其小企业在融资、抗风险等方面能力较弱,对他们的资金支持,能够让整个链条活起来。”

  9月3日,网商银行供应链金融负责人王志誉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商银行将对数字供应链金融进行全面升级,正在和钉钉实现全面打通,并将上线“数字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未来五年,预计将与1万家品牌合作,通过供应链金融方式服务1000万小微经营者。

  用“数字化”消除传统供应链金融“顽疾”

  “经销商稳定了,青山就在了。”复盘疫情发生大半年以来的心路历程,妙洁业务本部总经理张振文表示,在年初大部分行业停摆的情况下,妙洁稳住了全国上千家经销商及团队。

  在此背后,妙洁一方面加强线上渠道的销售,另一方面引入网商银行的无接触贷款,为线下需求回暖,解决了经销商备货资金紧张的问题。几个月时间过去,妙洁不仅稳住了销量,部分产品系列逆势增长超过两位数。和妙洁一样,益海嘉里、思念等品牌,也集中引入无接触贷款,为经销商持续增长解除后顾之忧。

  疫情对传统供应链金融提出挑战。五得利市场公关部总监刘子琦指出,原来经销商在贷款方面存在一些痛点,如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琐,需要抵押担保等,由此效率也比较低。当经销商没钱进货时,以个人名义贷款利率比较高,相同金融机构在不同地域的政策也不统一,导致资金成为制约经销商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们跟网商银行合作以后,这些问题都得到非常好的解决。”刘子琦谈到,经销商在线上就可以拿到款,不用出门,无接触式放款,而且是普惠金融服务。

  和五得利相似,通过接入互联网银行的数字供应链金融,立白经销商走出疫情冲击有了更强力的保障。

  立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欧健峰透露,从2019年末至今,网商银行已为342个立白集团下游产业链中小微企业提供经营资金支持,总计放款2.08亿元。过去半年发放的1410笔贷款,平均额度仅为14.72万元。在利率方面,特别为数十个中小微品牌服务商提供3.52%优惠利率放款,有力支持了日化行业金融风险的化解,也帮助稳定了立白品牌产业链上近5万人员的就业。

  风险控制是供应链金融运转的一大核心,网商银行通过“数字化”能力让风险控制更加精准和智能。欧健峰表示,除了传统金融机构比较关心的行业周期、融资主体信用、担保抵押品价值等常规因素外,网商银行还与企业创新加入供应链和分销链结构、供需目标、利益补充和分配机制等,能从更多维度评估和分析风险,定制专属的行业风控模型,将融资坏账控制在较低水平。由于违约率下降,品牌服务商能够持续获得融资成本下降的好处。

  打通钉钉全面升级供应链金融

  在此背景下,网商银行也将数字供应链金融放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同时王志誉还认为,品牌商对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需求还远远未被满足。“品牌商希望把供应链金融作为销售渠道管理的一种手段,将金融资源向优质经销商倾斜,向下沉城市的经销商倾斜,并且做到灵活管理。只有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强大了,品牌自身才能强大。”

  面对这些需求和痛点,网商银行宣布对数字供应链金融进行全面升级,一项重要举措是网商银行会与阿里经济体内的钉钉、阿里云等资源打通,把供应链金融嵌入企业数字化运营的场景之中。

  “有3000家品牌已经在钉钉完成了企业认证,而这些品牌的经销商,也已经通过钉钉进行采购订单管理、数据分析、与品牌商线上沟通互动等工作。”王志誉说,如果金融服务可以与这些环节充分融合,可以极大便利这些小微企业主。

  除了打通钉钉外,网商银行还将上线“数字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作为消费品牌管理自己经销网络的“生意参谋”。品牌商可通过平台了解经销商信贷履约情况,参与提额、降息等信贷环节。而这一升级计划也将持续向金融机构、产业链开放,让更多中小品牌、中小经销商和终端门店获得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

  数字供应链金融是网商银行未来发力的重要方向,王志誉透露:“这些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和线上电商、线下码商的重合度不到10%。我们相信,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全国小微企业的贷款可得率,让资金更好地进入实体经济。”(作者 高佳晨)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村里来了服务队 ——记枣庄市乡村振兴服务二队 村里来了服务队 ——记枣庄市乡村振兴服务二队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