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解读第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八大热点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5-05-07





编者按: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王黎明,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介绍2015年第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就当前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热点一 工业经济形势

·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稳”和“进”因素在不断增加。记者:工信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当前最大的问题和风险是什么?下一步将会出台哪些措施稳增长?

王黎明:对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状况,概括为三个字:缓、稳、进。

一是“缓”,工业生产的增速在放缓,部分地区、行业和企业下行压力加大,第一季度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是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的。

二是“稳”,工业经济的基础是稳固的。从第一季度分析来看,稳的因素在不断增加。从行业看,我们工业经济行业的41个工业大类中,现在有18个行业增速还是超过7.5%。从30个行业的利润看,增速是稳定增长的。从区域看,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工业经济增速保持在7.5%以上。特别是一些工业比重较大的大省,包括江苏、山东、广东增速分别为8.2%、7.5%和7.4%。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这几个省市工业增速还保持在8%以上。

从这些情况看,一些工业经济比例大一点的省,还是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速,尤其是一些结构调整早、转型升级快、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省份,经济总量还是保持着稳定向好的局势。从一些经济指标看,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已经上升到荣枯线以上,这属于“稳”的内容。

三是“进”,进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说明我们工作有进展,政策见了实效。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开始向中高端方向迈进,突出的表现有4个方面:一是高技术产业的增速是良好的。第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5个百分点。二是信息产业等一些新兴产业发展保持较好的增长。第一季度电子制造业的增加值达到了12%。三是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四是大多数行业经济指标,特别是效益指标还是不错的,尽管第一季度工业利润同比下降,但是从3月份看,下降的幅度在快速收窄。

从这些指标看,应该说我们“进”的因素在增加,“进”的效率体现较好。虽然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稳健的,但对于下行的压力,我们确确实实不可低估。比如现在看需求的增长动力是不足的,特别是整个投资的需求回落成为影响工业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利润持续下降、去产能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制造业的投资回落明显低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一季度一共是7.75万亿元,增长了13.5%,而工业投资仅增长10.7%,投资总额是30899亿元,回落了4.3个百分点。

当前,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小微企业,落实好当前的扶持政策,包括创业担保贷款、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建设等,继续简政放权、加大服务力度,激发出市场活力,激发出中小企业活力。

热点二 “中国制造2025”

·将尽快完善“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1+X”方案,制定完善相关配套规划。记者:“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具体的出台日期是否已经确定?

王黎明:对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我们争取尽快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非常重要、具有战略里程碑意义的一个规划,工信部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进行多次研究。近期将进一步做好4项工作:第一,抓紧与相关部门做好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把涉及“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任务、工作重点、相关内容以及重要的保障支撑政策措施尽快地分工分解到相关部门,确定下来。

第二,尽快完善“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1+X”方案,所谓“1”就是规划本身,“X”就是涉及到相关的配套规划,抓紧制定完善。

第三,按照规划要求工作,抓紧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确定对规划的实施有一个专家指导的机制。

第四,做好规划的宣传。围绕着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以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5项重大工程,同时结合“互联网+”的信息化运用,把“中国制造2025”组织好、实施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热点三 网速网费

·电信成本降低和充分竞争还有进一步的推动空间。

记者:近日,李克强总理提出我国的“网费贵、网速慢”的问题,工信部当时回应称将加大今年“宽带中国”建设力度,加快4G建设,请问具体的行动计划是怎样的?

闻库:李克强总理在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就手机流量费和网速的问题作出了重要的指示。这表明政府对老百姓所关心的互联网以及相关产业在拉动传统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方面寄予了厚望。

关于资费的问题。近些年来,工信部一直在通过推动电信资费改革、鼓励竞争的方式来促进电信资费的下降。资费高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但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而言,主要是市场供给不足,4G投资还没有见效益,普及率跟国际相比还在进一步提升。成本降低和充分竞争还有进一步的推动空间。

一是发展是硬道理,要着重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最主要是加大投入。近年来,加大投资建设4G,建设全光网络城市,大力发展4G,尽可能地将现在的一些移动用户转移到4G网络上来。在固定宽带方面,要加大“光进铜退”的改造,降低每一个单位流量包的造价。二是引入民资进入通信市场。三是在城市里联合有关部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多家通信公司进小区,让用户可以有更多选择余地。四是加大共建共享的力度。通过共享机制,降低通信企业的运行成本,也为降价加大空间。五是加强管理,不断优化网络、内部管理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创造资费下调空间。

工信部一直非常重视宽带提速工作。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地加快能力建设,重点要加快老旧小区、城中小区的改造,支持农村宽带发展,加大应用基础设施部署等工作。今年整个运营企业在宽带以及通信上的投资是非常大的,将完成4.5万个老旧小区光纤化的改造。新增光纤到户的覆盖增加到8000万户,8兆以上接入速度的用户,将从现在的46%提升到年底的55%,并且在有条件的地区我们希望迈的步子快一些,直接推广50兆、100兆高带宽的接入服务。

热点四 “互联网+”

·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中小企业”。

记者: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何?能不能从互联网的角度谈一下将采取哪些举措推进“互联网+”计划?

王黎明:总体上看,互联网生产企业、生产行业、互联网行业是蓬勃发展、前景广大的。目前将从四个方面采取行动支持“互联网+”:第一,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大力推进使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智能机器、智能装备的改进都大量使用了互联网技术。

第二,大力推进“互联网+中小企业”。面对全国4000万户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加上一些个体私营经济,只有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才能给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包括咨询、培训、信息化的服务和商务。为什么互联网的商务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速度这么快、效果这么好,就是因为我们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要去设专门的店,去搞专门的营销网络,难度是大的,成本是高的,恰恰是我们广大的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销售,互联网销售发展是迅猛的。

下一步,还要围绕着中小微企业的扶持行动和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互联网更广泛的使用,支持小微企业。我们支持引导互联网的产业和其他的产业能够更加融合,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把其他的产业做好,提高相关产业的服务水平。

第三,互联网是产业经济,但是它的依托还是电信产业,是我们网络产业,不管是移动的还是固定的,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宽带中国”的行动,能够加大基础设施,把带宽速度提上去、资费降下来,能够使更多的用户使用互联网。

第四,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互联网相关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电子产品、传感器、实体应用等技术。从而使“互联网+”的应用产业更加广大,引领带动作用更为强大,使整个经济在智能化的基础上、互联网的支持下做强做优。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