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与市场化 能源变革战略主线显现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5-01-16





——专家解读《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不久前,国务院公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从宏观上看,要解决的就是调结构,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缓解能源需求压力大,应对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问题和挑战等等”。

  近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何晓萍,对《能源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她认为,当前我国能源所面对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和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增强节能效果,以及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政策的核心还是要放在如何解决结构优化和机制问题上。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谢晓敏,在综合分析我国能源形势后指出,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进一步加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我国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自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动车市场后,机动车数量在未来仍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将导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加剧了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为此,谢晓敏同样认为,目前能源安全、能源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等都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国家出台《能源行动计划》,将是我国未来6年国内能源发展的重要依据,对我国解决上述的能源安全以及能源与环境问题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A 我国能源供需正处瓶颈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供需一直保持紧张态势。数据显示,1978年到2012年,我国年能源总消费从5.7亿吨标准煤到36亿吨标准煤,增长了5.3倍。与此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电荒、煤荒、油荒、气荒等能源短缺现象却时有发生。

  我国能源消费长期过度依赖于煤炭,结构问题十分突出。相比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的储量较为丰富,开采成本低。因此1978年以来,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长期保持在70%左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接近37亿吨,超过世界煤炭总消费量的50%;燃煤机组装机容量接近8亿千瓦,燃煤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8%;煤炭运输约占全国铁路货运总量的58%。相比之下,天然气和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在内的非化石清洁能源供应虽然持续增长,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5%和9%左右。

  在能源供需矛盾处在瓶颈之时,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能源消费所产生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85%的二氧化硫排放量、67%的氮氧化物排放量、70%的烟尘排放量以及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来自于燃煤,中国整个社会已经为能源的环境污染问题付出了高昂代价。

  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尽管当前能源消费的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紧约束。但是,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传统化石能源储量也极度匮乏,由于高效率的能源利用和合理的能源结构,结果是并没有出现像中国这么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B 消费结构亟待优化

  从绝对量上来看,全世界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经济体中,中国化石能源储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如果以相对量——每单位GDP对应的化石能源储量进行衡量,中国化石能源储量的相对丰富程度也仅次于俄罗斯、印度和美国。但是,中国每单位GDP能耗却远远高于俄罗斯和印度以外的主要经济体,是日本、意大利和英国的4倍,德国和法国的3.5倍,美国和巴西的2.5倍左右,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储量和能耗数据对比的巨大反差表明,中国能源发展的总量约束,不是来自储量过低,而是来自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导致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从能源结构上来看,中国煤炭占能源总消费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而天然气比例则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非化石能源比例则低于除日本和印度外的主要经济体(在福岛核事故之前,日本非化石能源比例高达17.2%)。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美国的经济总量约为中国的两倍,化石能源储量,无论是煤、石油,还是天然气,也都在中国的两倍左右,煤炭占化石能源总储量的比例也同样高达90%左右。但是,美国的能源消费,不但总量低于中国,而且煤炭占比只有20%,远低于中国68%的高比例,非化石能源占比则比中国高出近44%的水平,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加上天然气)占比更是3倍于中国。

  很显然,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方法,中国有可能解决当前能源领域的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和环境问题。2012年,我国每万美元GDP能耗4.75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9%,相比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和改善空间。为此,未来中国能源的发展重点应该转向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 建立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

  《能源行动计划》提出了下一步我国能源的战略方针与目标。从其重点实施的四大战略来看,即节约优先战略、立足国内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我国能源战略变革的核心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同时,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此外,还将以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在绿色低碳方向的指引下,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谢晓敏强调指出,未来我国的能源格局中,随着技术以及经济性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会不断增加,新能源的发展也会对传统能源利用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比如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将不断提高,传统能源利用过程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会逐步缓解。

  她表示,在未来的能源消费革命中,以页岩气、页岩油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将会快速发展,这些非常规油气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能源也是有利的补充,诸如美国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的能源结构、能源进口比例也会有所变化,世界能源格局也将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非常规油气资源将会对未来的能源革命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对此,《能源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未来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具体来看,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则将控制在62%以内。

  D 能源变革将是渐进式的过程

  何晓萍指出,未来我国能源变革应当是一个渐进式的主动寻求绿色能源的过程。当前我国能源政策仍需不断完善,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化改革。包括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完善能源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等。

  “根据我们对能源的研究,国外能源领域也不是完全竞争性市场,也有自然垄断的能源行业,但市场的两端则是一定要放开。政府部门需要做的是监管服务和价格。”何晓萍指出,从政府角度来说,能源领域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关键环节。如法制体系问题、能源配额、能源储备、油气管网公平接入问题等等,只有将一系列有效利用能源的关键环节纳入到法律体制框架下,明确义务与责任,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率。

  从中央的多次能源工作会议上也能初步判断,未来能源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会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同时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而这也是《能源行动计划》提出的,要“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

  E 未来能源仍将日益紧迫

  放眼未来,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在未来20年内突破200万亿元,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而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均能源消费的增加,能源问题届时会更加突出和紧迫。

  对于能源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何晓萍仍有一些担忧。她认为,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单纯依靠总量控制方法未免有些简单化。据她介绍,过去几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直保持在0.8~0.9之间,最高在1.5~1.6之间,而去年则是0.5,相当于是2000年左右的水平,这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极为不符。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刻都能出现强劲反弹的可能。现在我们的GDP增速是7.7%左右,增速一旦变快,能源总量又该如何控制。”何晓萍指出,“如今我国第三产业开始逐步发挥作用,但如果想通过第三产业快速地实现宏观调控效果则是很难。所以,我国制定能源政策取向十分重要。一定要从产业调整角度出发,并且注重能源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F 破题有待于市场化改革

  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应该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一味进行各种价格管制,其结果只会导致供需严重不平衡,并出现无效率的资源配置手段。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

  当前页岩气、可燃冰、新一代生物质能源、新一代光伏技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核聚变等,各种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新能源的技术革新远超人们的想像。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市场化的一种必然结果。

  谢晓敏进一步指出,未来能源行业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也是全面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所经历变革中几次重要的工业革命,是与人类利用能源的演变历程所密切相关的,因此现代能源行业的变革也将对制造业以及其他产业发展乃至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与能源行业密切相关的制造业应积极应对,抓住机遇,加快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以美国为例,受益于页岩气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本下降等因素,2014年二季度以来,美国制造业持续复苏。随着近年来美国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革命的演进,美国经历了所谓的能源繁荣,使其能源整体自给率有所提高,能源价格走低,美国制造业发展获得了一定的能源成本优势和新的投资增长点。

  对此,谢晓敏指出,上述来自能源领域的变革将对我国制造业有着重要的启示,我国制造业也将随着能源行业的变革会有快速的发展。与之相类似,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将受益于能源行业的变革,特别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