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报告发布 引导园区更好发展


时间:2014-10-15





  本报讯 (记者 晁毓山)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报告2013》近日发布。该报告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共同推出。报告集中展示了国家高新区截至2012年年底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进步。

  报告分主题篇和附件两部分,主题篇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评价包括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框架、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综合分析3个章节;附件包括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国际主要创新理论及创新评价概览等3个。

  开展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旨在建立对全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资源状况、创新环境与活力、创新绩效与贡献等的实际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判断,增进对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全面认识,增强对现状、趋势以及对存在问题和差距等的分析,为引导国家高新区的良性发展和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提供依据。

  报告主要从创新资源聚集、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发展五个主要方面开展评价。评价共采用了25个二级指标,对全国105+1个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指标数据的监测、收集和处理,并最终以综合创新指数的形式整体反映高新区近三年来创新发展的动态趋势。评价结果全面展示了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综合绩效、结构特征以及规律趋势。

  报告显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以2010年为基期,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状态,总指数两年内上升24.9点。但构成创新能力要素各个方面的增长存在不均衡性,创新资源聚集增长29.2点、创新创业环境增长27.3点、创新活动绩效增长9.4点、创新的国际化增长93点,创新驱动发展增长15.1点。值得关注的是,创新的国际化指数提升迅速,反映了国家高新区近年来创新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一流园区和创新型园区近两年创新的国际化水平飞速提升。创新资源聚集和创新创业环境指数增长明显快于创新活动绩效和创新驱动发展指数增长,反映了国家高新区近两年在创新投入和环境建设方面力度的持续加大,但这些要素投入有效转化为内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国家高新区向知识型和服务型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近两年来,国家高新区每100亿元增加值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数以超过11%的增长率增长,企业的技术合同交易额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1%。2012年国家高新区新注册企业64983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增长最快,增长率到达20.3%,占到了新注册企业的32.9%。

  报告指出,国家高新区是国家创新经济的引领和支撑。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和55%以上的企业研发人员,实现了全国50%以上的企业发明专利,形成了对全国创新经济发展的引领。2012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分别占到了高新区总体的46.2%、42.1%、33.9%,国家高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占到了全国的41.8%和53.7%,国家高新区内部持续优化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既成为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典范,也成为对中国经济发展转变的支撑。

  报告同时指出,国家高新区在全国发挥着创新示范带动作用,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密度和创新效率均大大领先于全国水平;国家高新区呈现出自主创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正逐步建立起依靠自主创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国家高新区呈现差异化发展和区域不平衡特点,6家“世界一流园区”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部国家高新区的31.6%,22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12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则分别占到了29.8%和11.5%。此外,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大,2012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科技经费中来自政府的部分增长达到22.2%,超过企业自身投入的增速15.1%;国家高新区财政科技拨款总体增长50.7%,科技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增长也达到36.4%,是政府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