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三大战役”打响“水十条”和“土十条”呼之欲出


作者:王茜    时间:2014-06-10





  编者按 雾霾侵袭、垃圾围城、地下水污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挑战。

  6月5日,第43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展示了国人治污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在环境日来临之际,本报特别推出了世界环境日专题,从政策、绿色施工等方面对我国“向污染宣战”的决心和行动进行报道。

  从大气污染防治到水污染防治,再到土壤污染防治,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步伐越来越快。

  6月4日,世界环境日前一天,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门要贯彻落实“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具体行动,着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与此同时,环保部正在抓紧制定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土十条”)。

  他介绍说,第一个战役是抓好大气污染防治。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大气十条”),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工地扬尘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争取让老百姓看到、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第二个战役是强化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国家正在抓紧制定出台“水十条”。制定“水十条”的思路主要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比较好的水体的水质保障工作,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另一头是针对已经被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尤其是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下决心治理好,大幅减少甚至消灭,通过这两头来带动中间一般水体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个战役是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有关部门将尽快制定出台“土十条”,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切断各类污染源,有效遏制土壤污染扩大趋势。同时,还要实施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努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监管,有效控制和消除环境风险,保障人居环境健康。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大气十条”,提出了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有关方面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十条”的实施细则,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和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机制。

  “一段时间以来,环保部门会同和协同有关地方及部门,除了抓紧推动落实‘大气十条’提出的35项具体任务措施外,还在加强保障措施方面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落实地方政府责任,二是推动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三是推动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四是推动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五是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六是大力加强大气环境执法监管。‘大气十条’自去年9月发布以来,在一些地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第一季度,74个城市的监测结果显示,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上是一个稳中向好的趋势,达标天数的比例增加了5.1个百分点,PM2.5的浓度下降了10.3个百分点。但大气质量问题是几十年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考虑其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所以任重而道远。”李干杰说。

  在谈到水污染和土壤治理问题时,他表示,就整个地表水而言,现在受到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所占比例比较大。总体上来讲,全国是10%左右,有些流域超过这个数,甚至大大超过这个数。而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状况也不容乐观,局部地区的土壤存在恶化趋势,其中耕地环境质量堪忧,全国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中度污染占1.5%、重度污染占1.1%。耕地方面总的点位超标率是19.4%,其中中度污染占1.8%、重度污染占1.1%。所以,“水十条”和“土十条”要尽快制定出台。

  “要做好环保工作,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作为政府、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在决策前以及决策和建设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同时要搞好公众宣传、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舆情引导工作,保障好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环保部门现在已经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予以关注,并且在环评文件的审批过程中将公众参与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审查,审查相关建设单位开展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代表性、真实性和合法性。”李干杰总结道。

  2013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共启动21个项目、33个课题,在太湖、辽河、滇池等重点流域开展大集成和大示范。

  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比上年增加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部分地区超过100天。

  继续加大公路、水路环境保护设施和资金投入。其中,公路环境保护投入125亿元,港口环境保护投入32亿元。(本报记者王茜)

来源:中华建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