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


时间:2014-06-10





  国务院新闻办6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介绍了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冯俊表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下一步要切实抓好保障房后续管理,在准入、使用、退出等方面建立规范机制,努力实现住房保障公共资源公平善用。此外,冯俊还表示,保护消费需求、遏制投资需求是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基调,要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筹集资金,解决棚户区改造中的资金难题。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随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我国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和组织实施机制也日臻完善。”冯俊总结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情况。

  他介绍说,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1980亿元,较去年实际下达数增加250亿元。截至4月底,已开工286万套(其中各类棚户区184万套),基本建成125万套,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0%和2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到4月份,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360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100亿元。

  而这一切均与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不无关系。具体来看,一是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二是支持政策日益完善;三是工作责任基本明确。

  冯俊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绝大多数城镇家庭都能住上符合文明、健康标准的成套住房的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完善住房保障顶层设计,出台《城镇住房保障条例》,推进住房保障法制化、规范化;二是坚决把抓建成、促入住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三是下大力气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依法依规做好征收补偿、安置、资金筹措、质量监管、公平分配等各项工作;四是切实抓好保障房后续管理,在准入、使用、退出等方面建立规范机制,努力实现住房保障公共资源公平善用。

  已建立机制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合理使用

  “住建部已经建立了一套机制以确保保障房的公平分配、合理使用。”冯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具体包括,第一,审核这个家庭的住房状况,你必须没有适当住房,这是第一条标准;第二,审核这个家庭收入符合不符合标准线,这个审核由各个部门配合完成,包括民政部门、车辆审核部门等。在这个基础上,大多数城市实行了‘三审两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乡里乡亲的都对这个人经济情况怎么样、居住情况怎么样很了解。通过这样的程序来确保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是符合条件的、是最急需的,这是准入的第一关。第二关,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必须自己居住,如果一年中有几个月不住,说明你在其他地方有房子,你就要退出。第三关,如果通过欺骗手段要有处罚。如果你有其他房子就要退出,让真正符合条件的家庭享受。”冯俊说。

  房价增速慢一点是自然调节

  “整体的房地产市场大多数指标还是处于增长过程中,当然增速慢一点也是社会自然调节的过程。”冯俊在谈及房价“拐点说”时说道。

  他进一步解释说,拐点是个数学概念,是事物实际状态的分析工具,而不是预测工具。“我理解的拐点和现在社会上说的拐点完全是两回事。有些人说房价下行了,说是拐点,实际上是个转折点。”总体上说,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个增速在下降,但这并不等于负增长。以前增速那么高,现在增速下降一点,也属于市场正常的调节。需要说明,有些指标同比增长为负,这是指跟去年同期相比。以新开工面积为例,2013年前几个月新开工增长50%,成交量增幅也相当大。在前面有这么大的增长基数情况下,拿现在跟前面做比较,所以出现了负增长。“这是由于前面基数过大造成的。整体的房地产市场大多数指标还是处于增长过程中,当然增速慢一点也是社会自然调节的过程。”

  他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主要目标是追求供求平衡、市场平稳,我们把价格作为调控目标过于狭义化。当然市场供求是否平衡、市场是否平稳,价格是重要信号,同时也通过价格分析供求平衡、市场平稳这两个目标是不是处于正常区域。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一定的分化,有些地方库存量过大,有些地方比较短缺。关于这个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了“分类调控”的基本原则。对那些库存量大的,供过于求的城市,要执行好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贷款利率优惠的政策,目的是满足自住型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对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房价上涨压力比较大的城市,要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形成有效供给,继续遏制投资投机型需求,也要增加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

  “整个调控当中始终鼓励保护消费需求,遏制投资需求,这是我们政策的基调。”冯俊强调。

  通过制度创新 解决棚户区改造资金难题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但“钱从哪里来”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藩篱”。

  对此,冯俊表示,“棚户区改造现在面临最大的难题是资金压力,解决方法是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筹集资金。”

  冯俊表示,解决棚户区改造的资金问题可以从五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虽然财政资金是有限的,但是可以把有限的资金向民生倾斜。二是金融支持,通过银行的信贷,引导利息较低、贷款期较长的信贷资金支持棚户区改造。三是不久前发改委发了关于发行棚户区改造企业债的文件,支持通过企业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四是鼓励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棚户区改造。五是现在很多棚户区的开发价值相对比较低,通过商业运作的条件比较差。但总是还有一些棚户区改造可以通过商业运作模式进行,以丰补歉。

  “我们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索、改革,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筹集资金,解决资金压力大这个问题。”冯俊说。

来源:金融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