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开座谈会了!政策将倾向哪些行业?工业互联网、“两新一重”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7-14





  中国政府网消息,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听取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本次会议的重点包括:


  近来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


  要增强宏观政策实施的时效性


  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税费、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吸纳更多就业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拓展农产品销售和出口产品内销等新空间


  推进“两新一重”等项目建设


  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


  李克强说,近来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表现出逐步回稳态势,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巨大回旋余地,要坚定发展信心。但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形势仍然严峻,国内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特别是就业压力仍十分突出,要做好继续打硬仗的准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指出,随着需求逐渐改善, 经济增长动能正在恢复,全年经济增长前低后高态势已经明确。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显著快于上半年,全球疫情发展状况和外需恢复程度, 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影响。


  增强宏观政策实施时效性


  李克强说,要增强宏观政策实施的时效性,着力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坚持并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对企业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让利。


  李克强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推动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发展普惠金融,做到既有效增加信贷投放量又明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多措并举帮助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税费、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吸纳更多就业。


  财政政策方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提高政策有效性要讲求时效。时效不强,政策效应就不能覆盖全过程,就不能把问题控制在起点。疫情防控期间,各项财税政策及时出台,取得实效。从今年1月底至2月,相关部门连续密集出台了几十项财税政策,涉及税收、社会保险缴费、支出等。财政政策快速出台,不仅缓解了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困难,而且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稳定了社会预期,增强了战胜疫情走出困境的信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预计,三季度专项债将全部发行完毕,地方专项债也将全面发行到位,尽快发挥稳增长作用。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日前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在北京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此前表示,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持总量适度,综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外,要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特别是更多地关注贷款利率的变化,继续深化LPR改革,推动贷款实际利率持续下行和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为经济发展和稳企业保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推进“两新一重”等项目建设


  李克强说,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韧性。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创业创新生态,吸引集聚人才,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在更大开放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用改革的办法更大释放消费潜力,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拓展农产品销售和出口产品内销等新空间,丰富优质消费品供给,引导消费升级。发挥政府投资作用,带动社会力量投入,推进“两新一重”等项目建设,以有效投资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表示,“两新一重”是新与旧的组合。其中,既有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又有“铁公基”等重要且必要的传统工程。它们的共同意义在于“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体现了以民生为导向拉动内需,着眼长远扩大投资有效性。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也为新一轮基建投资点明方向,带来大量基建项目。


  另外,从此前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也可以看到“两新一重”的重要性。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在以两新一重为核心的扩大内需政策驱动下,生产、投资领域新动能增长态势明显好于整体数据。5月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整体增速高4.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7%,比上期加快6.3个百分点。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