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适配小屏幕,有“网感”才好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2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文化场馆限流开放,众多艺术院团与观众云端见面,线上演播风生水起。云演播突破了观看人数和地域的限制,降低了高雅艺术的门槛。2020年末,多场新年音乐会取消现场观演,转为线上放送。


  云演播也给演出行业从业者带来了挑战,演出与小屏幕的适配性、与观众互动关系的转变,都值得细细思量。在数字化语境下,从剧院走上云端后如何深度适应互联网生态,提升观众在线上数字场景的艺术体验,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成为行业聚焦所在。


  “虽然演出质量没话说,但是和线下还是有差距。”看完一场线上相声表演后,观众杨杰意犹未尽,他更看重演出现场的氛围,渴望能与演员共振。在观众小程看来,音乐会是她的娱乐刚需:“从粉丝的眼光来看,我喜欢的打击乐手镜头有点少。”观众一方面欣喜于获得了便捷、经济的云端演出,另一方面,因为现场感与仪式感的缺失,也对云演播投去审视的目光。


  对于戏剧的云演播,剧作家羊驰不无担忧,“隔着屏幕无法感受戏剧的质感”“消解了戏剧的魅力,消解了戏剧美学带给人类的审美思考”。


  画面质量低、网络卡顿,早期这些问题让屏幕另一端的观众在线观看体验大打折扣。2020年8月8日,全球首次“5G+8K”超高清直播在国家大剧院开演。5G网络的覆盖、8K技术的应用,为云演播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技术进步消弭了观看云演播的基础障碍。在高清画质下,舞台上的细节越来越清晰。适应小屏幕的传播,重塑艺术作品的现场性,成为云演播要前置思考的问题。


  目前一些舞台艺术所开展的线上演播,就是把整个舞台搬到线上。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院长赵志安认为,这类线上演播针对手机屏幕做适应性调整的可能性很小。而专业的线上演出,会根据人们的审美习惯,用同步性、画面剪辑、借助VR等辅助技术手段,丰富视角和内容,呈现与线下剧场演出不一样的观感。


  从舞台这一头,走向屏幕那一头,艺术院团在实践中摸索适应屏幕化生存的艺术生产方式,从而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20210121094858331.jpg

  ▲ 北方昆曲剧院的“网戏版”《望江亭中秋切鲙》演出海报


  北方昆曲剧院的“网戏版”《望江亭中秋切鲙》在快手和陌陌平台首演时,在剧目时长上做出调整,将剧场版1个多小时内容浓缩在30分钟内。北方昆曲剧院在前期策划阶段就已经引入专业人士咨询,与导演和主创充分交流,借助影视表现手段,将昆曲舞台的节奏按照短视频快节奏的特性拆解,展示容易被观众忽略的表演细节。据悉,北方昆曲剧院未来或尝试推出其他“网戏版”剧目。


20210121095002929.jpg

 ▲ 国家大剧院的“4K+多视角”讲演直播音乐会《继往开来——贝多芬与钢琴三重奏》多视角界面播放


  为还原演出现场的真实场景,更多的技术手段在云演播中被运用。多视角直播的形式此前在网络综艺节目中出现比较多,而今也走到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国家大剧院的“4K+多视角”讲演直播音乐会《继往开来——贝多芬与钢琴三重奏》,将多视角技术运用在古典音乐领域,观众可以选择从多个角度来观看音乐会,这也为观众专注观察自己喜爱的艺术家的表演细节提供可能。


  2020年10月24日,中国歌舞剧院的舞剧《英雄儿女》交响合唱版线上演出,在线观看人数近2000万。“线上直播不等于录制好剧目来直接播。”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说,“为满足不同层次文化消费者需求,我们通过云大厅、云包厢、明星视角、AR视角等多角度,增加云观演消费多样性、可选择性。同时,由文学大家、艺术大咖等导赏解读,多角度、多机位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相较传统的剧院演出,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借助“弹幕”“评论留言”,观众可以与演员进行“零距离”地双向互动。互动空间也从台前延伸到幕后。广东粤剧院的折子戏《一把存忠剑》在酷狗平台“云演出”,在演出前,主播先带领着网友去演员的化妆间探班,全方位了解一出粤剧演出的整套流程与细节。演出结束后,演员还为观众科普了许多粤剧方面的知识,比如一些术语的解释、一些亮身段的技法教学。酷狗音乐工作人员芦琦说,许多观众由此与传统戏台上的演员拉近了距离,并成为了票友、粉丝。


  2020年3月27日,西安交响乐团在B站做了一场《弹幕音乐会》。台下寂静无人,主持人“字幕机小姐姐”用网络语言热情招呼:“想坐第一排的请扣‘1’。”屏幕上弹幕飘过,“音质超棒,古典音乐爱好者爱了”“乐章之间可以疯狂鼓掌”……1个小时的直播达到了4.2万人气值。如今,西安交响乐团在B站拥有12万粉丝。


  “不能简单地把线下演出放在线上,要有‘网感’。”西安交响乐团品牌总监曹继文说,“首先是它要适配小屏幕,第二是增加互动感,第三是要更加符合年轻人的一些习惯。”


20210121095143929.jpg

20210121095145929.jpg

20210121095154929.jpg

  ▲ 《云上国宝》系列音乐会演出现场


  同时,西安交响乐团还玩起了音乐与文旅资源的跨界,举办了《云上国宝》系列音乐会,走进博物馆演出。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台前音乐家的背后是“千军万马”。其后策划的《华山之巅·云海音乐会》,走进以险峻著称的华山,自然风光与音乐在华山之巅交相辉映,当晚播出量超过5000万次。


  “在音乐的加持下,陕西的人文风貌、传世瑰宝、风俗生活,会显得更加鲜活传神、更加震撼迷人。”曹继文说,西安交响乐团会继续把音乐与自然、历史、人文结合,2021年打算从陕西走出去,走向全国。


  目前,许多艺术院团在摸索云演播的商业运营。比如,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原创音乐剧《一爱千年》以线上付费的形式进行首演,当天直播关注度破20万,点赞数近45万,网络平台浏览量突破400万次,并以在业内率先推广“线上先首演、线下再巡演”的理念受到关注。北京演艺集团推出9.9元线上京剧名家唱段付费直播活动,销售门票3000余张。


  西安交响乐团也尝试过直播带货、直播付费、品牌推广、广告植入等。综合考虑艺术演出的视听特点、运作成本、观众的互联网收看习惯等,云演播的经营模式还待进一步清晰。曹继文计算过人力投入,一场直播的幕后团队要30人左右。他认为,古典音乐比较小众,但是影响力很大,未来是有获利的可能的。


  业界人士表示,云演播的内容质量把控和运营模式探索同样重要。未来,云演播需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着眼,在内容制作、互动体验、商业模式等方向进行创新。云演播的能量不容小觑,现场演出的独特魅力虽无可替代,但云演播可为艺术院团推广品牌、培育潜在观众。(张影)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