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日从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获悉,今年前5个月,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共到发中欧班列357列,同比增长37.3%,占山东省总开行量的47.5%。
6月8日,在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办结监管通关手续后,中欧班列重点企业定制化专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这趟专列满载出口的空调、烤箱、家用洗碗机等产品,共100个标准集装箱,货值1100万元人民币。班列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预计14天抵达俄罗斯城市库帕夫纳。
“这次班列中部分出口集装箱采用‘铁路快通’模式办理通关业务,实现了海关、铁路和运营企业的数据互通。”胶州海关副关长徐月静介绍说。
为促进外贸保稳提质,青岛海关推出19条措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措施包括支持企业开展铁路“快速通关”业务,助力“齐鲁号”班列关键物流节点城市建设。
徐月静说,青岛海关推广应用中欧班列“铁路快通”模式,与铁路、运营企业三方协作,海关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监管,无需运营企业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与传统模式相比,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可缩短班列整体运行时间1天至2天,单个集装箱可节省各项费用200元以上。
据介绍,上合示范区正加快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建设,目前常态化开行16条国际班列线路。(记者孙晓辉、张昕怡)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