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环伺,体量较小,政策不明 嘀嗒能否冲出突围上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蔡经    时间:2021-06-24





共享充电宝企业上市潮刚过,共享出行市场又迎来上市PK。


随着多家共享出行企业先后提交IPO文件,谁是“共享出行第一股”的竞争硝烟弥漫,其中的厮杀者就包括已成立七年的国内顺风车龙头——嘀嗒出行。


名声不够响亮的嘀嗒出行在IPO申请上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20年10月,嘀嗒出行就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在共享出行领域“率先抢跑”。但上市申请提交半年后却如石沉大海,2021年4月8日,还被列为“失效”状态,5天之后,嘀嗒出行又重新提交了招股书。


对于IPO一直未获批准,有传闻称,与嘀嗒在部分城市落地出租车网约服务的“牌照”问题有关。嘀嗒出行对此回应道,交表后六个月更新招股书是正常程序,不意味着失败。


共享出行的“捡漏”冠军


成立于2014年的嘀嗒出行,由宋中杰、段剑波、朱敏、李金龙和李跃军5人联合创办,其前身为专注于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升级为嘀嗒出行,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


招股书显示,至2020年12月末,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拥有约2070万名注册私家车主,包括约1080万名认证私家车主。嘀嗒出行已为约420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


嘀嗒出行援引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其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2020年,嘀嗒顺风车产生的收益为7.05亿元,占营收比例为90%。


在群狼环伺的共享出行市场,嘀嗒出行的顺风车领先地位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在。舆论一直认为,嘀嗒出行的成绩是钻了2018年顺风车监管风暴的空子。


两年的市场空白无疑给了嘀嗒出行可乘之机。当年嘀嗒出行拿出10亿补贴计划,迅速收割用户,在许多同行企业深陷亏损境地时,嘀嗒出行率先突围。2019年,嘀嗒出行扭亏转盈,当年交易总额达到110亿元,其中顺风车交易额达85亿元,同比增长347.4%。


顺风车作为共享经济的经典产物,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作为行业领头羊,成立7年的嘀嗒出行备受瞩目,不过问题也接踵而来。


嘀嗒出行自成立以来进行过4轮融资,已吸引了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资本、京东与携程等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投资者。其中蔚来资本通过旗下基金持有21.60%股权,为最大外部股东,IDG持股10.23%,崇德投资持股7.15%。 


嘀嗒前三次累计融资额仅为1.3亿美元,第四次融资发生在2017年3月,交易金额未披露。也就是说,嘀嗒出行已有4年没有融资。在融资难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投资人的压力之下,嘀嗒出行当前最为迫切的可能就是“上市”了。


避开巨头 嘀嗒出行画地为牢?


目前嘀嗒出行的三大业务主营业务为顺风车、出租车和广告,而顺风车业务已成嘀嗒出行的“支柱”。但在整个共享出行市场上,顺风车的规模占比不到2%。


相较于众多共享企业已构造出由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单车完整的产品线,只做顺风车、出租车业务的嘀嗒出行想要赶超已是天方夜谭。


对于更庞大的市场,嘀嗒出行则有意避开共享巨头,而是把更多精力转向出租车领域。2018年10月,致力于打造轻量化运营的嘀嗒出行CEO宋中杰曾在媒体面前表示,“嘀嗒出行专注于打造只有巡游出租车的网约化平台,以促进整个出租车行业的网约化,绝不会做专车和快车。”


但嘀嗒出行的出租车业务及广告业务贡献较小。其中,广告业务营收占比由2018年的33.7%降至2020年的5.9%。由此可见,目前嘀嗒出行的新业务变现能力还是较弱。


有分析认为,嘀嗒出行过度依赖单一业务,意味着极高的风险。顺风车天然存在弊端,仅仅靠撮合,双方自愿,这都意味着较小的规模、较低的日均订单、较低的抽佣和较高的风险。


与打造综合出行平台相比,精做垂直领域的嘀嗒出行亟待寻找新的突破口。到底是在顺风车领域继续闷声发大财,还是切入新的赛道与巨头竞争,是摆在嘀嗒出行的第一大难题。


政策风险波动大


由于顺风车安全事故在近几年屡次发生,监管部门的约谈以及用户的质疑或成为嘀嗒出行在港交所上市的另一只拦路虎。


据媒体统计,嘀嗒出行自2020年以来就已遭到52项行政处罚,原因都是“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


5月14日,也就是二次递表一个月后,嘀嗒出行又遭到了八部门联合约谈。约谈指出,网约车平台公司存在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以及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


这是半年之内嘀嗒出行被二度约谈。2020年12月7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出,嘀嗒顺风车平台公司产品的有关问题,如“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招股书中显示,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累计共获77宗行政罚款,目前被罚207万元。同时还卷入20宗被列为被告的未决诉讼,其中19宗与顺风车汽车事故及争议所导致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有关。


除了平台监管和法律诉讼,还有来自于众多消费者的投诉。


笔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6月21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嘀嗒出行的投诉一共有7404条,其中已回复量为7397条,已完成5438条。大部分投诉主要涉及被迫坐拼车、司机随意爽约或言语侮辱乘客、平台活动无法体现等。


有分析认为,对于嘀嗒出行而言,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系统运作上的不成熟。对顺风车业务来说,整个系统的漏洞,导致其存在风险,包括一些安全隐患等,如何改善以及完善它的整个体系,确保用户满意以及安全性,这都是未来极大的风险点。


不玩技术要烧钱?


监管的约谈和客户的不断投诉,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嘀嗒出行在后台技术上的不足。


截至招股书中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的统计显示,嘀嗒出行的技术研发人员从去年12月31日157人减少到139人,不到半年之内减少了18个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嘀嗒出行在技术投入上的热情似乎有所下降。


招股书显示,在资金用途中,嘀嗒出行拟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优惠券、会员积分奖励、线上及线下营销及促销活动中,扩大公司用户群及增强平台的网络效应。


2020年,嘀嗒出行对乘客的补贴费用达到1.56亿元,占同期销售费用比重59.9%。而持续投入补贴费用的背后,或暗藏着公司负债规模的不断提升。2018年-2020年,嘀嗒出行录得负债净额分别为21.50亿元、30.39亿元、52.51亿元。


虽然嘀嗒出行在业绩上已经扭亏为盈,但未来是否会重走2018年烧钱的老路还未可知。但如果嘀嗒出行还想通过“砸钱”抢占市场,杀敌一千自损三百,最终效果可能远远低于预期。这给已提交IPO申请7个月的嘀嗒出行,增添了一分隐忧。


小而美的生意永远没那么简单,更别说争议颇多的顺风车领域,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毕竟如果“共享出行第一股”成为现实,已经“七年之痒”的嘀嗒出行又可以讲新的故事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